1.简答题- (共2题)
1.
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来配制需要用的较稀的硫酸溶液。现要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cm3)的稀硫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_______________需要加水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3.
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
4.
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
7.
我国的国酒是茅台酒,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下列有关茅台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茅台酒是溶液。溶剂是水 |
B.茅台酒的香、醇,是其物理性质 |
C.茅台酒是溶液,溶质主要是酒精 |
D.茅台的是无色透明的,说明茅台酒是纯净物 |
9.
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
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
1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12.
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
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使用无磷洗衣粉;⑤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使用无磷洗衣粉;⑤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②③⑤ | D.①②⑤ |
13.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下表是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情况:
根据上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溶质 | 碘 | |||
溶剂 | 水 | 酒精 | 汽油 | 苯(有毒) |
溶解性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根据上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水 | B.酒精 | C.汽油 | D.苯 |
15.
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0 | 10 | 20 | 30 | 40 |
氯化钠 | 35 | 35.5 | 36 | 36.5 | 37 |
碳酸钠 | 6 | 10 | 18 | 36.5 | 50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
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
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 |
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
16.
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 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
A. 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
A.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 |
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 |
C.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 |
17.
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氯化钠 |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3.填空题- (共7题)
18.
t℃时,分别向盛有30克水的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则t℃时_____(填“A”或“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50℃时,某溶液所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都已饱和,把该溶液冷却到室温,有晶体析出,经检验发现所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硝酸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图为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1)海水转变为淡水,该过程中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选填“蒸发”或“蒸馏”)
(2)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海水转变为淡水,该过程中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选填“蒸发”或“蒸馏”)
(2)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
下表是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我能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g;将50g氯化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g.
(2)将20℃时134g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至少要加入____g氯化钾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1)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g;将50g氯化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g.
(2)将20℃时134g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至少要加入____g氯化钾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22.
可乐是我们经常饮用的一种饮料,下表是一种瓶装可乐外观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_____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________。(填“是”或“否”)

(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_____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________。(填“是”或“否”)
23.
配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将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

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如果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①所用硝酸钾药品不纯_________;②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_________。

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如果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①所用硝酸钾药品不纯_________;②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