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节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76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0

1.选择题(共20题)

1.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右偏后向左
D.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2.
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0处于水平位置,若AO=B0,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A.GA>GBB.GA=GBC.GA<GBD.无法比较
3.
如图为用开瓶器开启瓶盖时的情景,以下关于开瓶器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4.
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    )
A.羊角锤B.筷子
C.起瓶器D.独轮车
5.
图为人的上肢图解,此时手托着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则肱二头肌收缩时所承受的力()
A.小于9.8牛B.大于9.8牛
C.等于9.8牛D.等于1千克
6.
大伟同学用一个离手3米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牛的物体,从滑轮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米,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A.200焦B.300焦C.400焦D.500焦
7.
如图所示,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这样做是为了在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
C.减小所必须的牵引力
D.减小所必须做的功
8.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9.
用l00牛的拉力沿一斜面向上拉重为400牛的物体,刚好可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如果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斜面的高与长之比为( )
A.4:1B.5:1C.1:5D.以上都不对
10.
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11.
如图所示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用它把大石块抛出去,打击远处的敌人,它实际是一个()
A.费力杠杆B.等臂杠杆C.省力杠杆D.无法判断
12.
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45N、50%B.45N、75%
C.60N、50%D.60N、75%
13.
用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种机械装置分别提升同一个机器零件,在不计摩擦阻力和绳重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无法判断
14.
图1、图2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3倍
B.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
C.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D.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1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2的小
15.
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3
B.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7
C.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
D.用该滑轮组提起更多的钩码,机械效率增加
16.
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17.
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秸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0为麦秸秆的中点,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秸秆的两端匀速披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秸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平衡,则 (    )
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
D.两蚂蚁对麦秸杆的压力一定相等
18.
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19.
如图所示,在这个装置中,如果拉力F等于4牛,则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A.8牛,l2牛B.12牛,8牛
C.8牛,8牛D.12牛,l2牛
20.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  )
A.A是动滑轮
B.B是定滑轮
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
D.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2.填空题(共9题)

21.
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

(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
22.
如图a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b)将质量为l200千克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3米,拉力F的大小为8000牛,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g=10牛/千克)
23.
铡刀在使用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某学生在图中分别作出了F1F2的力臂L1L2,其中________的作法不对(选填“L1”、“L2”、“L1L2”)。
24.
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G1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象。

(1)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N?
25.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竖直向上的力只作用于ab的中点,第二次用竖直向上的力F2作用于bc的中点,都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慢慢向上移动h(h<ab<bc),则在上述过程中F1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所做的功F1____F2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____________第二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选镇“大于”、“小于”或“等于”)。
26.
如图所示,斜面长s=10米,高h=4米。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50牛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的功.则:物体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_________焦,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_,推力F的大小F=____牛。
27.
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秒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米高的楼顶上,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__米,拉力的功率是_____瓦。
28.
有一种小型千斤顶,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顶着的重物微微抬高一段很小的距离,把摇臂向上复位时,抬起的重物可以保持不动,再按下摇臂时,重物又被微微抬起。上下往复操作摇臂,重物便渐渐举高。用这种千斤顶把某汽车的一个后轮顶起时,施加在摇臂上向下的压力为200牛,每压一次,手向下移动的距离是50厘米,压10次后,后轮被抬高l0厘米,若汽车质量2×103千克,千斤顶支持其重量的30%,不考虑手使摇臂向上复位所做的功,则手每向下压一次对机械做功________焦,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g=10牛/千克)
29.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物体所受的重力G/牛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牛
滑轮组做有用功W有用/焦
拉力做的总功W/焦
500
200
1000
1200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为________,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力为8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l米时,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