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3 人体的生命活动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45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4/3

1.简答题(共4题)

1.
小明家周末中午要举行家庭聚餐,妈妈早早就购买了大量食材,用以制作菜肴。
(1)小明在妈妈购买的食材中,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他从家里带了少量这种食材到学校,打算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其主要营养成分。其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表: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克)
淀粉酶溶液(毫升)
蛋白酶溶液(毫升)
振荡摇匀
37 ℃恒温(分钟)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
4
b

30
无明显变化
2
a
0
c

30
食物块变小
 
(注: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蛋白质;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但不能分解淀粉)
①根据实验目的,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____,b为___,c为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小明平日缺乏体育锻炼,一次和同学长跑,中途出汗、感到热,然后感到头晕乏力、饥饿感,双腿酸胀。在喝了一杯糖水后,头晕乏力的症状很快缓解。
①双腿酸胀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请根据人体营养有关知识解释小明喝完糖水后头晕乏力的很快得到缓解这一现象:_________。
(3)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小明日常饮食中应多吃鱼、肉、蛋奶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此外,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量的谷薯类食物,其主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该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最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
2.
(2018·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结构甲及此处部分毛细血管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毛细血管管径很小,只允许___单行通过,管壁很薄,管内血流速度____,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2)若甲为大脑,则①处二氧化碳浓度比②处___(填“高”或“低”);若甲为肺泡,则②处氧浓度比①处___ (填“高”或“低”)。
(3)若甲为小肠,则甲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由__分泌的,被消化后的终产物进入血液要穿过___层细胞;若甲为健康人的肾小管,则其内的___被全部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中。
(4)若②处比①处降低血糖的激素多,则甲代表的内分泌腺是_____。
3.
(2018·江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的应用更为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所示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___,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
(2)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对血液供,排出____,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3)图中C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作用。
(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___。
(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 (填“动脉”或“静脉”)血。
4.
如图所示为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⑥的名称是____,其中流的是___。
(2)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___,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_____,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3)实验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A
B
C
D
氧气
40
100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据此,可判断出代表静脉血和组织细胞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
(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2.选择题(共4题)

5.
(2017·四川眉山)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B.小肠绒毛襞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对食物的消化
C.心室与动脉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有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D.植物根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有利于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6.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7.
如图所示为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8.
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表示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变化

3.填空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消化的终产物中,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完成①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
(2)图中②过程是____。当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将增大,膈肌处于__状态。
(3)实验人员测定人体内某部位中O2和CO2含量如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样本三应该是___(填“肺泡气” “动脉血”或“组织细胞”)。
 
样本一
样本二
样本三
样本四
O2
50
80
30
100
CO2
40
50
70
30
 
(4)通过③过程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在成分上的区别是③过程形成的液体中不含有___、___。
10.
(挑战不可能)人的正常生理机能需要维持一定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在37 ℃左右,一个人究竟能够耐受多大的寒冷?被誉为“世界第一冰王”的金松浩挑战不可能,人站在2.5米高的玻璃柜中,冰块哗啦啦被倒入透明箱子中……冰块越来越多,直至淹没他的脖子,60岁的金松浩在堆满冰块的“冰箱”中与冰块亲密接触了长达115分17秒,挑战成功!
请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金松浩在这过程中是如何调节体温,并保持相对稳定的。
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