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某温度下,将A物质的水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尚有1克固体不溶,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_________
_________
2.
实验室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
(1)需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多少克?
(2)量取水最好选择 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
(3)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用 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冷却后装瓶储存。
(4)若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多少g?
(1)需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多少克?
(2)量取水最好选择 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
(3)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用 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冷却后装瓶储存。
(4)若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多少g?
2.选择题- (共18题)
5.
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
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7.0g |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
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
6.
某容器中装有盐水若干,老师让小科倒入质量分数1%的盐水80克以配成质量分数2%的盐水,但小科却错误的倒入80克水,老师发现后说你再将第三种盐水40克倒入水中就可得到2%的盐水了,那么第三种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A.3% | B.4% | C.5% | D.6% |
9.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 碘 | |||
溶剂 | 水 | 酒精 | 汽油 | 苯(有毒) |
溶解性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 B.酒精 | C.汽油 | D.苯 |
10.
t℃时,将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b" | B.c=2a-b | C.c="a+2b" | D.c=2b-a |
11.
某温度时,将2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 )
A.m(溶质)∶m(溶剂)=20∶120 |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
12.
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 B.不间断放水刷牙 |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 D.用洗衣水冲厕所 |
13.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比如一桶水,不燃烧、不助燃;分成半桶水、一滴水、半滴水……一直到水分子为止,这种不燃烧、不助燃的化学性质都保持着。但将水电解后,生成的气体一种能燃烧、一种能助燃,不再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此实验证明了()
A.电解水时,水分子没有改变 | B.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C.水是由原子组成的 | D.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的 |
1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米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微克/米3。4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 )


A.温州、舟山 | B.宁波、湖州 | C.温州、湖州 | D.宁波、舟山 |
18.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
B.只有ab之间有光 |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
19.
小沈阳是艺术圈一颗耀眼的新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某次表演时,他穿白色上衣、蓝色裤子,当一柱红色的舞台灯光打在他身上时,观众看到的他是()
A.全身呈蓝色 | B.全身呈红色 |
C.上衣呈红色,裤子呈蓝色 | D.上衣呈红色,裤子呈黑色 |
3.填空题- (共8题)
21.
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24.
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 (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a溶液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1)图(1)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 (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a溶液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 | B.溶剂的质量 | C.溶解度 |
25.
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 。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 。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26.
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氧气、硫、二氧化碳、红磷、木炭和铁丝中的一种。其中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非常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D在A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体。根据上述现象推断:A是 ,B是 写出D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7.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成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