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60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9

1.简答题(共2题)

1.
最强大脑:我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现有一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底浅盘,盘底上有一块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手不接触溶液、不得倾斜浅盘,不改变浅盘的位置和形状,将硬币用手拿出(硬币表面少量的残液可忽略)。于是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器材(烧杯、蜡烛)进行挑战,结果挑战成功。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小科用这套装置挑战成功的原理。________。
2.
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 HCl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钠先与混合溶液中的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与 CuCl2 反应所消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选择题(共3题)

3.
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4.
生活处处是科学,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铜器锈蚀
C.风力发电 D.葡萄酿酒
5.
下列离子能在 pH=2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OHB.、Cl、Na+
C.Cl、K+、Na+D.、Cl、OH、K+

3.填空题(共11题)

6.
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它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例如以下三个实验:

(1)实验甲中的 NaOH 与 HCl 恰好完全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从研究原理得知,实验甲是通过检验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改变证明反应发生了,与之采用相同原理的还有实验________(填“乙”或“丙”)。   
(3)证明实验丙中 NaOH 与 CO2 发生了反应,除了可以滴加酸,还可滴加的另一种试剂是_____。
(4)若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到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的试剂是(用化学式来表示)________。
7.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8.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 3 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________(填“酸”或“碱”“盐”)。   
(2)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符号)。
9.
某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八个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的试管是________。(填试管序号)   
(2)若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则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
(3)若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且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则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CO3 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这支试管可能是________。
10.
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侧。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___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________。
11.
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12.
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
采用“双碱法”使烟气(含 SO2)脱硫,是我国目前环保领域,经济、实用、高效的一种方法。其脱硫(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工业流程如下,试回答:

(1)吸收塔中,用 NaOH 溶液吸收 SO2 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OH 溶液喷洒成雾状来吸收 SO2 的好处是________。
(2)沉淀室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双碱法”中的双碱分别是________。
14.
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 pH 都________7(填“>”、“=”或“<”);  
(2)打开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___的试剂瓶。
15.
某混合溶液可能含 Na2SO4、Na2CO3、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1)混 合 溶 液 的 溶 质 中 一 定 有________, 产 生 该 气 体 的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________;
(2)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所有的物质,原因是________,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就能验证所有物质的有无,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____(填写序号)。
16.
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 m , 混合后质量均为 m

(1)你认为甲组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能”或“否”)。   
(2)乙组物质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m ,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