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吴宁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60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6

1.简答题(共1题)

1.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哪几次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

答:____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石蜡的体积是_____

2.选择题(共19题)

2.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东阳江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西山公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江滨公园里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D.东白山风景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3.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所要量取的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将其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
4.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l3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12毫升B.大于12毫升C.小于12毫升D.无法判断
5.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点颜色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6.
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7.
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如下方法:把一张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表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该测量方法正确
8.
下列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硼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
B.不能将体温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放右盘。并由小到大试加砝码
D.放置量筒的桌面低于视线时.当液体接近刻度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
9.
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最大测量值分别是:甲:500毫升;乙:100毫升;丙:50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好?( )
A.甲B.乙C.丙D.三种都可以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11.
在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A.1.5m=1.5cm×100=150cmB.1.5m=1.5m×100cm=150cm
C.1.5m=1.5m×100=150cmD.1.5m=1.5×100cm =150cm
12.
一只量筒有50毫升水,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立方厘米B.3立方厘米C.12立方厘米D.56立方厘米
13.
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
B.量筒上标有“20℃”的字样。表明在20℃时液体在某刻度处的体积就等于刻度值
C.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
D.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4.
在生活中,如果钡4量方法不当,会出现错误的结果或较大的误差,下列测量中,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
A.拉紧皮尺测量跳远的距离B.用锈蚀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测量苹果的质量
C.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D.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15.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16.
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17.
这个学期,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天平、秒表、量筒、温度计等测量工具,使用测量工具时操作需规范,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称量前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应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可以用秒表测量时间间隔
C.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也可离开被测物质读数
D.用天平称量质量时,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18.
在中考实验考查中,金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在使用天平时是这样的: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往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往右盘内添加砝码,经反复实验发现当右盘内放入一个50克和一个20克的砝码时,天平虽然接近平衡,但左盘呈下降的趋势,如果往右盘内再加入一个10克砝码,则天平右盘很快下降。“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该同学将天平左边的平衡螺母往右边旋少许后,天平达到了平衡。 则该同学所测物体的质量 ( )
A.等于70克B.大于70克C.小于70克D.无法确定
19.
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 (    )
A.冰熔化成水B.由宇宙飞船把种子带到太空
C.把菜刀表面磨光D.把铁丝拉长
20.
某同学在天平调平后称量物体质量时,加了一些砝码后发现指针向右偏,那么,接下去应该 (  )
A.增加砝码B.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移动
C.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移动D.减少砝码或向左移游码

3.填空题(共11题)

21.
如图是王轶男同学用刻度尺测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铅笔的长度是____。
22.
有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是0.1821米,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这个读数中,准确值是_____厘米,估计值是________厘米。
23.
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厘米。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2匝。请你帮他读出32匝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cm。
24.
我们学校刚刚举行了第45届运动会,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单位或测量工具:
(1)运动会上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来测量跳远的高度,14号同学以530____的成绩获得了初一段跳远的冠军;
(2)某同学带了一瓶塑料冰红茶,体积约600___,若要精确测量冰红茶的体积,我们可以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来测量。
(3)校医给某同学测体温,用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结果显示为36.7℃,这位同学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烧。
(4)运动会中,小明骑自行车绕操场四圈,距离大概是1.6____。
25.
科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请回答:

⑴从图中可知,烧杯能否直接用火焰加热?_____
⑵试管是依靠_______来加热的。(填酒精灯或烧杯中的水)
26.
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L/n
D. 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7.
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100 mL(设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25 mL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___h/4,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___h/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它们最小刻度都是5 mL,则当所测液体体积较大时,选用_____测量要准确。小刚在量取的过程中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 mL。
28.
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2)他们应该选择 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29.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吸气后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小李测量自己的肺活量,重复三次记录的数值分别是3300毫升、3800毫升、3500毫升,他的肺活量应确定为________毫升。
30.
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5μm(分子直径约为1nm),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_分子(选填“是”或“不是”)。根据上述信息,据此你猜想“甲型H1N1”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______。
A、食物 B、空气、飞沫 C、蚊子 D、老鼠
31.
某同学用自行车来粗测操场环形跑道的长,当他推着自行车沿直线行进10米时,自行车的前轮恰好转过转N转,当他推自行车绕400米跑道一圈时,前轮转过了________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