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599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1

1.简答题(共3题)

1.
近年来,一种号称由几十种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成为人们热购的产品。
(1)“酵素”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酶的称呼。酶在生物体内起___________作用。
(2)某商家宣称:分解脂肪的酵素(酶)能阻人体对脂肪的吸收,食用这种酵素可以达到减肥效果。有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该酵素属于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一样,食用后在小肠内会被消化成_____________而被人体吸收,所以无法达到减肥效果。
2.
2017 年台州国际马拉松于 11 月 12 日在椒江举行,设置男、女马拉松(42.195 公里);男、女半程马拉松(21.0975 公里);迷你马拉松(约 6 公里)三个组别,规模 10000人。马拉松是一项剧烈运动,跑步前 30 分钟或者再稍微提前一些时间,运动员需要吃一些食物补充能量。
(1)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供应,这时虽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增加了,但仍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于是细胞就会进行________________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运动后酸痛就是乳酸造成的。
3.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做 Fe 和 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 Cu 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 8.5 克 Fe 粉放入一定量的 CuSO4溶液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称得固体质量为 9.2 克。
②将 9.2 克固体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 50.0 克,并绘制出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与稀盐酸反应的 Fe 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 CuSO4反应的 Fe 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 CuSO4 反应的 Fe 的质量及与稀盐酸反应的 Fe 的质量之和_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8.5 克。请你对此结果做出解释:_____。

2.选择题(共16题)

4.
有关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B.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C.溶液—溶质—溶剂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5.
下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内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B.②内可将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
C.③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6.
跳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连续跳了一段时间,跳绳者的呼吸、心跳明显加快。跳绳时( )
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
B.会出大量的汗,应及时喝水来补充能量
C.体内消耗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
D.呼吸、心跳加快,可以为运动系统提供更多的氧气
7.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
C.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
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2═XCl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B.Z>Y>XC.Y>Z>XD.X>Y>Z
9.
关于下图中四个实验操作及评价正确的是( )
A.可用图甲方式来稀释浓硫酸B.图乙木条碳化的原因是浓硫酸有吸水性
C.图丙的操作能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D.图丁所示的胶头滴管操作不规范
10.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CuSO4溶液显蓝色是由 Cu2+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将 CuSO4溶液加水稀释观察颜色变化B.观察 Cu(NO32 溶液的颜色
C.观察 Na2SO4溶液的颜色D.向 CuSO4 溶液中滴加足量 NaOH 溶液
11.
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 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 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可以供给呼吸B.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在该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过程形成了原始生命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B.塑料经吹拉制成塑料薄膜
C.用活性炭做冰箱异味吸附剂D.用稀有气体做电光源的填充气
13.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Al2O3+3H2
14.
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_,小球的机械能___.(选填序号)
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15.
傍晚时用户家中的灯泡会变暗,(设干路电流为I,总电阻为R,导线电压为U1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2,消耗的功率为P),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傍晚用电器增多,使()
A.R变大,I不变;U1变小,U2变小,P变小,
B.R变小,I变大,U1变小,U2变大,P变大,
C.R变小,I变大,U1变大,U2变小,P变小,
D.R变大,I变大;U1变小,U2变大,P变大,
16.
《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于 2015 年 3 月 16 日发布,将校园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如图所示为校园足球赛的精彩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上升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离开脚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C.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脚的踢力和重力的作用
D.足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弹性势能最大
17.
“双11”期间两位快递员给同单元的客户送货,甲提着20 千克的货物从1 楼送至3 楼,随后在3 楼水平地面上走了10 米;乙提着20 千克的货物从1 楼送到5 楼,随后在5 楼水平地面走了5 米。若按对货物做功多少计算运费,则( )
A.甲的运费高B.乙的运费高C.两人运费相同D.无法确定
18.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就一定大
19.
太阳能公路由三层组成:最上层为半透明的保护层,保护内部元件的同时也可以让太阳透过;中间层为太阳能电池,用来产生电力;最底下的一层则用来隔绝土壤的湿气, 避免其影响到内部的线路。该设计可以将电力储存起来供给照明,同时也可以起到加热的作用,避免冬天路面结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路面结冰,人容易摔倒是因为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B.最底层主要是为了防止内部线路的电路短路
C.该设计可以起加热的作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D.中间层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填空题(共5题)

20.
如图是某食物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a 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参与代谢,以及其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示意图。图中 a~f 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如果图中的食物是淀粉类物质,那么物质 a 是________。
(2)物质 a 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________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3)如果物质 b、c 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那么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 b 和 c 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________实现的。
(4)医生在检查某人的物质 f 时,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此人肾脏的_____部分可能发生了病变。
21.
小科的父亲双眼皮、有酒窝,他的母亲双眼皮、无酒窝。小科本人单眼皮、有酒窝。试从眼皮的双单、有无酒窝这两个性状分析回答:
(1)父母亲都是双眼皮,小科是单眼皮,这说明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2)父亲有酒窝,小科也有酒窝,这说明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2.
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4)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
(5)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23.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新年联欢会上,小科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 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如果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 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