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582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选择题(共14题)

1.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C.制定计划D.获得事实与证据
2.
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小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
3.
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
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 A 上升到 B 位置,则表明气温(    )
A.升高B.降低
C.不变D.无法确定
4.
测量一片树叶的表面积时,可以将这片树叶放在哪里进行测量(  )
A.装有液体的烧杯中,浸没在液体中B.有均匀方格子的纸上
C.秤盘上称D.前三种方法均可
5.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A.③④B.①④C.①②D.①③
6.
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的体积(    )
A.大于15毫升B.等于15毫升
C.小于15毫升D.无法确定
7.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已知室温为30℃,请问此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A.30℃B.32℃C.37℃D.27℃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了
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
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
9.
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加热时移走烧杯C.向试管滴加液体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10.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④D.③④⑤
11.
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2.4厘米B.2.41厘米C.2.411厘米D.24厘米
12.
一个小石块体积约为10立方厘米,某同学想利用图中所示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则加入量筒中的水不能为(    )
A.15毫升B.25毫升C.35毫开D.45毫升
13.
在气温是25℃的房间里,小明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由于立即读数,造成读数是50℃。那么50℃表示(    )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4.
如图所示,先在空烧杯中放一个边长为4cm,质量为32g的正方体轻质木块,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水面与300mL的刻度线相平,则加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可能是(    )
A.268mL
B.64mL
C.300mL
D.236mL

2.填空题(共8题)

15.
请读出以下数据:

(1)如甲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2)乙图中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mm。
16.
小楠和小鑫两位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小楠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小鑫同学的做法则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完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3,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4,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4V3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_(填“小楠”或“小鑫”)。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位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填“小楠”或“小鑫”);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水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请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
17.
完成以下单位换算:
(1)1200m=__________km;
(2)25mm=__________dm=__________m;
(3)2.1m=__________cm=__________nm。
18.
春节期间,芷瑶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寒暑表)如图所示,其量程为________,当时气温为___________,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可能是表格中的______。
物质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凝固点/℃
酒精
78
-117

100
0
水银
357
-39
 
19.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如图所示的常见仪器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____。
(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
20.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1.
如图是使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填“甲”或“乙”)。以下是小明五次测量该木块长度的记录:2.48厘米、2.49厘米、2.58厘米、2.47厘米、2.48厘米,其中错误的记录是____。
22.
因矿石体积较大,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他测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比石块体积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