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5.
相同的薄壁平底玻璃试管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开口向下插在水银槽中(管口与水银槽底不接触).管内分别有一段长h1、h2的水银柱(h1<h2),则左、右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大小关系是( )
2.诗歌鉴赏- (共4题)
6.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小题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小题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小题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小题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
(2013·江苏扬州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小题1】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小题1】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13·安徽江南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卖花声 雨花台①
[清]朱彝尊②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 ①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小长干、大长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花声 雨花台①
[清]朱彝尊②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 ①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小长干、大长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