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36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6月国家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核五圈四带”空间发展格局。

(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3)在“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发展方向。
(4)分析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原因。
3.
“3S”技术之间密切相联,它们都为数字地球提供了技术支撑。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____和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____和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_。
(2)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技术的组合。在图中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3)目前我国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都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说“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

2.单选题(共11题)

4.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联系性B.差异性
C.整体性D.连续性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D.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小题3】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5.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小题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6.

   目前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

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吸引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的因素是(  )
①市场 ②土地价格 ③政策 ④劳动力工资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题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小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  )
①授时 ②通信服务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8.

   云南鲁甸地震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迅速启动卫星测控应急预案,调动4颗卫星不间断地为灾区救援提供图像数据支持。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卫星不间断地为灾区救援提供图像数据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小题2】获得灾区图像数据主要经过的工作环节是(  )
A.目标物→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物→成果
C.目标物→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D.目标物→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9.
“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的具体利用与体现。读“数字校园”的应用图,回答下题。

【小题1】“数字校园”的思想核心是(  )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B.建设网上学校
C.发展远程教育D.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小题2】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教学的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
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范围、动植物物种等信息
C.课堂上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
D.想要了解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
10.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新疆B.青海
C.陕西D.宁夏
【小题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1.
下图为某大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该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B.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C.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D.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进口量大
【小题2】下列关于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以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③世界上主要粮食进口国   ④大规模开垦荒地是该国保障粮食供应的措施之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下图为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
【小题2】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B.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C.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D.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13.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14.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B.水陆交通便捷
C.自然资源丰富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D.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
【小题3】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A.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