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联系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连续性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D.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小题3】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10:52: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其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l 744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多三峡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相对于一次性开发,对该河段的水能实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因为( )
A.河段落差太大
B.河段径流量大
C.梯级开发淹没少
D.梯级开发投资小
【小题2】该河段应该位于我国( )
A.东南丘陵
B.黄土高原内部
C.秦岭地区
D.横断山区边缘
同类题2
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如图),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读博斯腾湖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指出影响图示两景区“推冰”奇观的主要风向。
(3)分析博斯腾湖近年来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
材料二 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左上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简单的营造防护林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
(2)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3)归纳乌鲁木齐地区绿洲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同类题4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 )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比乙矿产丰富
C.甲海洋比乙广阔
D.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
A.钢铁和造船
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
D.造纸和化工
同类题5
看我国某自然区的四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地景观所属的自然区是
A.青藏高寒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小题2】该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生态脆弱
B.高温多雨,河网纵横
C.干旱,沙漠连绵
D.沟壑纵横,冰川广布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