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25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综合题(共3题)

1.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贵州省地形图,下右图为贵阳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
(2)贵州虽地处南方湿润区却严重缺水,其自然原因有哪些?
(3)分析石漠化带来的危害。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张掖市乌江镇沿黑河一带盛产“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品质优良,但亩产只有200斤左右。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产水稻品种的引进和节水农业的推广,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姜缩,几近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有机大米的畅销,张掖市恢复了“乌江贡米”生产,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下图为黑河一带局部图。

(1)分析乌江镇沿黑河一带“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气候原因。
(2)20世纪80年代,“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说明其原因。
(3)有专家建议:张掖市“乌江贡米”生产要控制规模。试推断依据。
3.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12题)

4.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小题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5.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小题2】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
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
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
6.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地形B.地形、植被
C.植被、土壤D.土壤、气候
【小题2】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线D.3000m等高线
【小题3】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三大荒”描述正确的是
A.“北大荒”农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光照
B.“北大仓”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冬小麦
C.“南大荒”橡胶、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D.“西大荒”棉花生产的气候优势是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小题2】“三大荒”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合理的是
A.“西大荒”继续扩大棉花种植业规模,建成我国棉纺织基地
B.“西大荒”加快油气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C.“南大荒”利用海上运输优势,建成我国重化工业基地
D.“北大荒” 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建成我国新能源基地
8.
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图,“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
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小题2】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9.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近二十年,贵州省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国家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
【小题2】该省产业发展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造成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小题3】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小题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小题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技术
C.资金D.交通
11.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
A. 水能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小题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国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下图是我国建成的主要防护林体系,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分别别是(  )
A.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B.美化环境、绿化平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C.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抵御海风海浪
D.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小题2】有关①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区B.位于我国的非季风气候区
C.景观主要以荒漠为主D.全部是内流河
【小题3】②地与③地相比自然条件更优越的是(  )
A.地形平坦,平原为主B.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C.纬度较低,光照充足D.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13.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图示区域(   )
A.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B.城镇多分布在河流下游
C.山前冲积扇城镇数目较多D.河流全部为季节性河流
【小题3】该地区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难是(   )
A.交通不便B.多流动性沙丘
C.人口稀少D.荒漠化面积广
14.
坝客联蓄工程是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客加以存储的水利工程。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设计的坝客联蓄工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程的效益有
①增加地表径流②缓解水土流失③提高水质④减少地表水下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最适合推广该工程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河套平原C.吐鲁番盆地D.松嫩平原
15.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
【小题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
【小题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3.选择题(共1题)

16.

下列有关人的克隆问题的叙述中,正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