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三大荒”描述正确的是
A.“北大荒”农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光照
B.“北大仓”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冬小麦
C.“南大荒”橡胶、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D.“西大荒”棉花生产的气候优势是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小题2】“三大荒”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合理的是
A.“西大荒”继续扩大棉花种植业规模,建成我国棉纺织基地
B.“西大荒”加快油气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C.“南大荒”利用海上运输优势,建成我国重化工业基地
D.“北大荒” 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建成我国新能源基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30 03:36: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水所聚曰淀。高粱桥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滮洒四出,淙汩草木之间,潴为小溪,凡数十处,为海淀。远数参差,间以水田,町塍相连,稻花飘香。康雍乾百余年,名园并起,建筑规模,登峰造极。上世纪80年代,四通、方正、联想等科技企业在海淀镇的中关村一带陆续汇聚,政策引导之下,这里成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科技创新由此萌芽。90年代,中关村一带吸引了更多商业元素聚集,区域内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企业起步。 2013年,中关村核心区构建国内首条高度聚集资源的“创业大街”。

阅读材料,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清代时,海淀一带盛产京西稻。人们利用地势高差,逐级蓄水,兴修河渠水利工程,形成层级分明的灌溉系统。站在玉泉山和万寿山上俯视四周,山下不仅是水田连接两山,更是一幅天然美丽的水乡画卷。清代海淀一带种植京西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 季风气候,冬季温暖,热量充足
② 地势低洼,湖泊众多
③ 泉水众多,水质好  
④ 黑土广布,土层深厚而肥沃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
【小题2】海淀一带农业景观和园林景观,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是
A.开放、外向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等级森然,长幼有序D.中规中矩
【小题3】今天的中关村核心区
A.以住宅区为主,人口数量多B.名中学众多,应主要发展教育培训
C.因地价高,适合发展为商业区D.建筑物高大,土地利用集约
【小题4】从村落农田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淀、中关村的变迁直接反映了该地区
A.交通通达程度的提高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C.地域分化程度的降低D.土地地租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