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声声慢》同步 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2230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选择题(共12题)

1.
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
A.稼轩体B.半山体C.易安体D.漱玉体
2.
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A.《乐章集》B.《漱玉词》C.《花间集》D.《稼轩长短句》
3.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A.婉约词B.豪放词C.抒情词D.清旷词
4.
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
A.南唐B.北宋C.南宋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5.
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休息,调养
B.怎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7.
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
A.急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
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
A.动作神态B.环境感受C.心境意绪D.生活场景
9.
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
10.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1.
“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
A.秋愁B.故乡之思C.离别之苦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12.
《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

2.诗歌鉴赏(共3题)

13.
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1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

3.其他(共1题)

16.
填空题
(1)《声声慢》作者_____________ ,李清照,号_________ ,宋代_________ 派著名女词人。
(2)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 。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诗歌鉴赏:(3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