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每日一题》必修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22275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3

1.诗歌鉴赏(共4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抱布贸丝”体现了先秦时期以物易物的经济特点。
B.男女双方可以自由见面,在“无良媒”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由商定婚期,体现了先秦时期男女开放自由的恋爱观。
C.“尔卜尔筮”体现了当时占卜文化的特点:以小明大、以微见著,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为原理,用龟壳、铜钱、竹签、纸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
D.“顿丘”和“复关”都是地名,在诗歌中实际上都是指卫国的两个不同的地方。
【小题2】这两节诗歌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分析。
2.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 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小题1】诗中的男女青年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诗歌在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中写那女子“爱而不见”时,男主人公在那里“搔首踟蹰”,这一举动表现了哪些内容?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蒹 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①蒹葭(jiān jiā):芦苇。②苍苍:秋天水边芦苇茂密青苍之貌。③溯洄(sù huí):逆着曲折的水流而上。④溯游:顺流而下。⑤萋萋:与“苍苍”同义。⑥晞(xī):干。⑦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⑧跻(jī):上升,这里指地势渐高,需要攀登。⑨坻(chí):水中高地,小渚。⑩采采:众多而形形色色。⑪涘(sì):水边。⑫右:迂回。⑬沚(zhǐ):水中小沙洲。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4.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回答下面小题。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叙事诗采用对话形式,人物对答富有情感与个性,生活气息浓郁。
B.故夫对新人与故人做了多方面比较,并对他当初的休妻行为表示道歉。
C.女子重提当年“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閤去”之事,对被遗弃难以释怀。
D.女子的婚姻不幸让人同情,她的遭际与《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相似。
【小题2】请简要分析《上山采蘼芜》《诗经·氓》中两位女主人公形象的异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