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问君何能尔?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人抵观书先须熟读,________。(朱熹《熟读精思》)
(5))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屈原《离骚》)
(6)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是处红衰翠减,______。(晏殊《浣溪沙》)
(8)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诗歌鉴赏- (共1题)
渡荆门送别①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注)①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 ②海楼:海市蜃楼。(1)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2)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
(3)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徕宁果木记
昆仑踞西域之胜,世传为仙人出入之所,嘉树珍果,萃于其地。徕宁地近昆仑,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以故果木之盛甲于天下。桃、杏、葡萄、梨、枣、苹婆①、林檎②、樱桃,俱极香美,无论矣。桑椹大可径寸,色白如玉,味甘如蜜。冰苹婆尤为异品,形如内地苹婆,而莹然无滓,表里照彻如水晶,味香烈而极甘,别城无此种。又有所谓瓯桲者③,似山东木梨而大,香如木瓜,以蜜渍之,甘酸如山查而香过之,真异种也。
呜呼!以此珍果,如生于中土,移入神京④,必能贡明堂⑤,飨清庙⑥,供上方之馔,擅华林之春⑦。其次亦得为卿士大夫所共尝,文人学士所争赏。乃生于穷荒回纥之地⑧,食之者不知其味,嗅之者不闻其香,甚且珍品与羊胛同烹,名园与马枥为伍⑨,物之不得其地,至此已极,大不可痛惜乎哉!
或曰:“八埏之外⑩,人蠢而物灵,山川清淑之气多钟于草木,以补人之不足。”是说也,余姑存而不论云。
(选自铁保《惟清斋全集·梅庵文钞》)
(注)①苹婆:苹果。②林檎:即沙果。俗称“花红”。③瓯桲:即“榅桲”,又名木李,味甘酸。④神京:京城。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之所。⑥清庙:即太庙,帝王的宗庙。⑦华林:这里泛指帝王宫苑。⑧回纥:古代少教民族。唐以后散居新疆一带。⑨马枥:马棚。⑩八埏:八方的边际。
【小题1】徕宁“果木之盛甲于天下”的原因是 。【小题2】第一段举“桑椹”、“冰苹婆”与“瓯桲”为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3】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昆仑山高踞于西域中的胜地之上,世代相传是仙人出没的地方。 |
B.徕宁的桃、杏、葡萄、梨等八种水果,都很香美,就不用说了。 |
C.徕宁珍果生于穷荒回纥之地而未生于中土,那是不值得痛惜的。 |
D.对边地“人蠢而物灵”的说法,姑且放在一旁,不加评论吧。 |
【小题5】本文与龚自珍《病梅馆记》都运用了“借题发挥”的写法,但用意却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①,呜角振铃②,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③。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④;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日:“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⑤,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而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⑥,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粟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越巫》)
(注)①坛场:这里指越巫做法事的场所。②角、铃:指越巫做法事时使用的号角和铜铃。③胡旋舞: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这里指越巫做法事时旋转起舞。禳:(向鬼神祈祷)消除灾祸。④赀:同“资”,钱财。⑤瞷:窥探。⑥岑岑:胀痛貌。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
(2)恒夸人曰
(3)稍前,骇颇定
(4)号求救于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死则诿以他故/唯大叫以行 |
B.为胡旋舞禳之/下砂石击之 |
C.恶少年愠其诞/其妻问故 |
D.复至前/复如初 |
(1)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2)即旋而角,且角且走。
【小题4】第二段写越巫三次遇袭的不同反应,其写作特点是 。
【小题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寓意。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样板红河
王钢
①红河是一条河。云南红土高原淌出的血脉,在苍翠的崇山峻岭间盘旋一道赭红色曲线,然后冲出河口边境,流过越南北方,注入南海北部湾。红河也是一个州。州因河而得名,北与昆明毗连,南与越南接壤。如果说中国版图好似闻鸡起舞,这个北回归线上的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就在跷起的足尖上踏歌而舞……
②采风归来一场大雪,隔着雪帘回望红河,我有些恍惚,一时辨认不清它的双眸,捕捉不住它的神髓。那里有一团光芒吸引着我,分花拂柳一路探寻,我追问,最独特的红河你在哪里?
③你是在元阳的哈尼梯田上吗?层层叠叠的梯田蓄满了水,仿佛蓝天底下的一地碎镜子,亮晶晶地镶满了山坡,从不同角度反射着旋舞的天光云影。水田像多依树下定情的一群乖妹子,配合着世界各地涌来的摄影镜头,调皮地变幻着晨曦晚霞、夏日冬阳、朝雾夕岚、风波雨澜、霜痕雪迹……薄薄的黑泥土埂,在漫山遍野的水银上勾勒着优雅细密的曲线,留下一幅无与伦比的大地版画。梯田是祖祖辈辈养命活口的基业,是世世代代农耕文明的接力,哈尼祖先从哪年哪月与大自然一起开始这件杰作的呢?让子子孙孙一边种田,一边对着水镜临波照影,天鹅一样跳着生命的芭蕾!
④你是在建水的文庙里吗?依照曲阜孔庙建造的全国第二大文庙,竟然坐落在西南边陲!自元朝始兴的圣人气象,推进了西南一方700余年的文明开化,也使建水跻身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直到如今,宏阔肃穆的文庙,仍尊读书人为第一,它对游客是售票的,唯独对一墙之隔的建水高中学生每天免费开放。莘莘学子尾随着冠盖如云的进士、举人前辈们,在这里晨诵暮读,薪火相传。
⑤你是在甲寅乡的长街宴上吗?红河哈尼人传统的“十月年”,梯田水稻收割完毕,新年,庆丰收,家家户户烧煮忙,汤汤菜菜味道好,几百张矮桌连在一起,当街摆开一二里地长的丰盛宴席,蔚为壮观。夕阳余晖之下,长街成了花河,四方游人也被请进来就坐。一声牛角号响,鸟鸣鸡叫狗闹,吃饭唱歌跳舞,泯没恩恩怨怨,宣泄乡情亲情,醉了醉了路边倒,真是一场纵情狂欢。
⑥你是在各民族的欢歌热舞中吗?汉、哈尼、彝、苗、瑶、傣、回、壮等11个民族聚居的这片红土地,对歌舞的酷爱已到了骨子里,娃娃们生下地,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哈尼多声部民歌、海菜腔、烟盒舞、阿细跳月、乐作舞,到每年的十月年、火把节、长街宴、花腰歌舞节、泼水节等等,衣饰缤纷的男女老少,传承着古老的风情,也发展着民族的艺术……
⑦然而,记忆中最触动我的,还是无数游客的那一句感叹:比起外面世界,红河这么偏远,不很富裕,日子并不容易,可老百姓为什么这样快乐?比我们快乐多了!
⑧我想这正是红河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吧。扑面而来的清新纯朴,俯拾皆是的亲切温馨,随处可见的天真烂漫,汇成无处不在的快乐和谐,如山茶花、灯盏花、蝴蝶兰、玫瑰、百合开遍大地,令人想到一个时尚用语一一幸福指数。
⑨有人说,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排山倒海,乡间田野已不闻牧歌,农耕文明只剩下了挽歌,这是一个时代嬗变的必然代价。但是,红河不相信眼泪,始终坚持“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的理念,正以健康茁壮的原生态,实现向远大目标的飞跃。
⑩从这一点上看,红河已经具有了一个样板的价值和意义。
(11)红河人快乐,因为这里的天有一副好脾气。气候宜人,冬不冷,夏不热,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少有酷烈的风雨天气,少有暴虐的洪涝灾害,像慈祥的老祖母把壮美秀丽的森林、山脉、河流、村庄搂在怀里。
(12)红河人快乐,因为这里的人有一副好脾气。众多的民族世代聚居大山,据说傣族多在收稻子的河谷里,瑶族多在盛产竹木菌果的沟涧中,苗族在山顶上蜡染刺绣,哈尼族、彝族则在山腰种梯田,彼此亲密融洽,和睦相处。而无论哪个民族,当你走近他们,那单纯无邪的笑脸一下子就贴在了你的心窝里。
(13)真的是天人合一,好脾气的天是爱人的,好脾气的人是敬天的。天之赤子,认为一切美好都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尊重,所以珍惜,所以保卫:传统,风俗,山水,生命,祖宗,老人,邻居,平等,勤劳,梯田,坝子,多依树,水烟筒,银首饰,花朵,果实,歌舞,心情……飘着白云的湛蓝天空,把人的眼睛洗得明净澄澈,把人的笑声染得清脆明亮,让四肢的舞蹈奔放舒展,让心灵的飞翔自由欢畅。虽然也有苦难和艰辛,也有夭折和衰亡,但人心至今没被冷漠污染,没被势利侵蚀,俯仰天地,不卑不亢,拥有日月星辰一样的尊严,也拥有风花雪月一样的浪漫。
(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3期,有删节)
【小题1】第①段交代了红河、红河州的 和 。【小题2】第③段对元阳哈尼梯田的三处描写颇有特色,请任选—处加以赏析。
【小题3】作者探寻红河最独特魅力的思路清晰,从农耕文明景观到历史与民俗 ,揭示了红河 。
【小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以“闻鸡起舞”来比喻中国版图的形状,是用活了这个成语。 |
B.第③—⑥段运用设问和第二人称,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和亲切感。 |
C.第⑦段承上启下,由对红河景物的描绘过渡到对红河发展的议论。 |
D.作者笔下的红河,优美而欢乐,可说是农耕文明剩下的一曲挽歌。 |
E.本文结构严谨,以总—分—总形式,阐明了红河样板价值和意义。 |
F.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清新畅达,富有较强的感染力。 |
【小题6】结合全文,简要评析红河的样板价值和意义。
①“人文静安”的建设首先需要摆脱“集体失忆”现象。当人们向前走的时候,很容易遗忘在自己身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涌现出来的高楼大厦也挡住了人们回眸的目光。历史和文化传统不但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淡出了他们的记忆。
②这种“集体失忆”现象的根源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而是现代化进程本身。正如西方人的谚语所说的:“伟大和贻害是孪生子。”现代化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但也蕴含着不少消极因素,它追求标准化、一体化、高效化和机械化,试图抹去历史上一切与此格格不入的遗迹。作为现代化生活典范的办公室白领,他们大多倾向于把自己的生活理解为幸福的生活,也许他们应该去读一下卡夫卡的《变形记》:一个推销员一天早晨醒来,突然成了一只大甲虫,由于他不再对家里有用,家里的人都开始冷落他,最后他在郁郁寡欢中离开了这个冷漠的世界。如果他们有意做这样的阅读,就会明白,现代化也使他们失去了不少东西。为什么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后会出现“浪漫派”的思潮?实际上,这种浪漫主义式的怀旧正是观代人对自己在现代化进程失去的东西,尤其是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和充满温情的人际关系的缅怀和追忆。正是在这种缅怀和追忆中,生命的创伤得以抚平,精神的惆怅得以舒展。
③静安区作为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拥有自己丰富的、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珍惜、守护并努力发掘这份珍贵的遗产,正是“人文静安”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④闻名遐迩的静安寺自宋代得名以来,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位于美丽园附近的圆明讲堂建于1934年;位于陕西北路的基督教教堂——怀恩堂建于1940年。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这些宗教遗存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⑤从外滩到静安寺的这段地方解放前被称为“十里洋场”,静安寺作为十里洋场的“终点”,也拥有旧上海最繁荣的商业街。亨生的西服、蓝棠和博步的皮鞋、凯司令的粟子蛋糕,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依然栩栩如生。作为“十里洋场”的载体,南京路建于1 865年,而南京西路的路名也源于静安寺。因此,完全可以在静安寺路段的某处勒碑来说明这段商业史。
⑥1954年,在冒险家哈同的爱俪园废墟上建起了中苏友好大厦,直到1984年更名为上海展览中心。地处南京西路1025弄、建成于1932年的静安别墅,位于南京西路1537弄的金域别墅,由四明银行出资建于1922年和1928年的四明村,还有愚谷村、延年坊,以及位于陕西南路延安中路的马勒别墅等,这些富于时代特征的建筑群落,以其多姿多彩、迥然各异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⑦静安还有不少著名的文化艺术场所,位于南京路江宁路口、建于1941年的美琪大戏院被誉为“亚洲第一”大戏院;而闻名中外的百乐门舞厅则建于1932年,同时可供千人起舞,是旧上海著名的娱乐与交际场所,1954年被改名为红都大戏院,2003年经修缮后重新恢复了百乐门舞厅的名字。此外,陕西路的平安电影院,尤其是常熟路附近的小剧场,上演各种实验性的话剧场所成了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艺术圣地”。
⑧此外,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曾居住在静安别墅;而视公寓为“逃世圣地”的张爱玲曾经两次入住常德公寓;徐志摩和陆小曼则把他们新婚后的家安顿在四明村。这些文化名人故居无一不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成为游人青睐的观光地。
⑨这里做的只是一个粗浅的梳理,即便如此,静安区仍拥有这么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珍惜守护并发掘这份珍贵的遗产,并不意味着用无批判的态度去对待它们,也并不只是为了寄托怀旧的情绪;而是通过历史的比较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文精神这个传统,并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富于人情味。
⑩对于“人文静安”的建设有一些具体的建议:第一,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做好静安区历史文化遗迹的调研工作,做到对自己的“家产”心中有数,从而制定总体上的发展规划。第二,有的历史遗迹已经湮没,无法再复原,可以在近处设石碑记录之;至于名人故居,也可以像国外一样,委托其亲属或私人进行维修、管理并供游人参观。总之,管理形式应该不拘一格。第三,……
(1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静安区在“人文静安”的建设上一定能取得更多的成绩,成为中外游人最喜爱的地方。
(节选自俞吾金《守护历史遗产,弘扬人文情怀》,原载《文汇报》。有改动)
【小题1】第①段空格处应填写的关联词语为 。【小题2】第②段引用的西谚“伟人和贻害是孪生子”,在文中的含义是 。
【小题3】作者认为,办公室白领应该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是因为
A.《变形记》有助于读者了解欧洲启蒙运动之后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原因。 |
B.《变形记》有助于读者欣赏现代派文学荒诞变形、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风格。 |
C.《变形记》有助于读者理解维系现代社会的根本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 |
D.《变形记》有助于读者认识现代社会人的孤独恐惧、人性丧失、亲情淡薄的一面。 |
【小题5】第⑨段总结上文,其用意是 。
【小题6】根据文意,合理推断第⑩段中关于“人文静安”建设的第三条具体建议。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