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觉民和觉慧见到了梅。觉慧劝梅多看些新书,但是梅只是哀叹:“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觉慧知道她的话是对的。 |
B.觉慧因为在报纸上发表激进的言论被高老太爷发现了,所以被软禁在家里,不得外出。 |
C.琴要求报考男学堂,起初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后来她不顾亲戚们的闲话,在母亲的袒护下进学堂读书。 |
D.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婆家待她不好,梅便从婆家回到娘家。 |
E.梅来到高公馆的第二天,觉新在花园里和她相遇,两人互诉几年来的相思之情。 |
2.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注: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②徼:抄袭。
【小题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2】孔子很强调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人,这和君子量大能容的德行是否有冲突呢?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注: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②徼:抄袭。
【小题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
答:
4.名著阅读- (共1题)
7.
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的幻梦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答:
“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的幻梦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答:
5.语言表达- (共2题)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3分)
古往今来,登临悬空寺的人都会有所顿悟:有的人下观金龙峡洪水之滔滔, ① ,“逝者如斯夫”,油然而生积极进取之心,最终建功立业;有的人上 ② (lǚ)悬空寺之高险,悟生命之无常,“如白驹之过隙”,顿生及时行乐之念,自此沉溺于 ③ 之中。
【小题1】根据语境,在第①处补写恰当的句子。(1分)
答:
【小题2】根据拼音,在第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
【小题3】根据语境,在第③处填写恰当的四字成语。(1分) 答:
古往今来,登临悬空寺的人都会有所顿悟:有的人下观金龙峡洪水之滔滔, ① ,“逝者如斯夫”,油然而生积极进取之心,最终建功立业;有的人上 ② (lǚ)悬空寺之高险,悟生命之无常,“如白驹之过隙”,顿生及时行乐之念,自此沉溺于 ③ 之中。
【小题1】根据语境,在第①处补写恰当的句子。(1分)
答:
【小题2】根据拼音,在第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
【小题3】根据语境,在第③处填写恰当的四字成语。(1分)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