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晚间就报道了当天下午的战况,时效性很强。
B. 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中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托尔斯泰“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表达了仰慕、崇敬之情。
C. 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语言充满美感和诗意,作者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线索串起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
D.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A.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这是康克清对她的丈夫朱德的评价。
B. 《红星照耀中国》是报告文学。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南京,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
C. 法布尔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D. 《昆虫记》中,蜜蜂、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辨认方向,于是不会迷路。
2.诗歌鉴赏- (共1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扣紧题目,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
B. 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
C. 颈联“萋萋”渲染凄凉的气氛,体现诗人的怅惘之情。
D. 诗中近景与远景交错,景象有变化,诗意波澜起伏。
【小题2】尾联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单腿起跳的人生
袁贻辰
(1)台阶就像没有尽头一样,直上直下几乎呈九十度。独腿的罗雨拄着拐杖,迈出左腿,再用拐杖着力带动身子挪动,就像跳起来一般,一步一跳地向上攀爬。
(2)天快黑时,这个河南郸城姑娘“跳”着登顶了长城。
(3)然而过去,罗雨曾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退让。
(4)最初的退让,发生在小学那间6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一次又一次发现自己的书包、拐杖被人藏起来时,她扶着桌子流泪,不和那些嘲笑自己的男生争辩;一个接一个不堪入耳的外号,从那些孩子嘴里蹦出,她不敢听。她早已习惯被视作“异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她都不掉一滴眼泪,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刻,她才会小声地发出声音,孤独地啜泣。
(5)没有人教过学校里的孩子该如何与残疾人相处。但罗雨被教育要学会“忍”,然后不断地锁紧自己人生的空间。
(6)罗雨读到中学就辍学,然后找到不算正规的小作坊打零工,直到遇见自己的男友。为了她的初恋男友,她又一次选择退让,默默地换上了假肢,别别扭扭地重新学着走路。接假肢的胯部常常长出一片红疹。她从没告诉男友,自己的身体对硅胶过敏。
(7)到了谈婚论嫁阶段,男方父母强烈反对。一次,这对年轻的情侣在饭馆吃饭,气氛压抑。临走时,罗雨挪动着不太熟悉的假肢,在跨越台阶时没有掌握好平衡,一头摔了下去。她的身体很疼,摔开的假肢躺在一边。此时的罗雨再也忍不住了,靠在饭馆门口哭了起来。
(8)哭完了,她就想通了。这个独腿女孩和男友分了手,也扔掉了那只假腿。“真正能支撑一个人的不是假肢,而是内心的强大。”
(9)从此,她拄着拐杖开始旅行,去了天门山,爬了长城,登了雪山,甚至徒步进了西藏;她剪掉所有衣物右边的裤腿,学会了电焊,甚至学会了开叉车;她拒绝老板让她回办公室干点“适合残疾人”的活儿;她不遮掩自己身体的残疾,每次乘火车,她大大方方地跟普通人一起排队检票,从不走爱心通道;她染了头发、化着妆,穿着各色裙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笑着的。
(10)她开始玩短视频,把改变后的自己展示给更多人,尤其是那些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残疾人。视频里,她记录自己做电焊的、修理工具的、爬楼梯的、运动的、旅行的、干农活的时刻……
(11)那些隐藏在角落的残疾人纷纷找到了她,有人说自己不敢出门,也找不到工作,“全社会都歧视我们”;还有人说“为啥就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为啥这么惨这么倒霉”;还会有人给她留言,告诉罗雨,自己残疾后太痛苦了,“活着好累,就想死”。
(12)“很多人过不去这个坎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和别人不一样,就差把残疾人三个字贴脑门上了。”罗雨说。她会告诉每一个观看自己视频的人,“真正歧视残疾人的是你自己。”“连你自己都自暴自弃了,别人怎么可能尊重你?”“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也能,只要你相信自己。”“这个世界只分男人和女人,不分什么残疾人和正常人。”
(13)她的视频很多都有六位数的点击,粉丝数也逼近了20万。这个河南女孩说,她不贪图粉丝有多少,更不奢求用直播尽快变现。她想做的,是让更多人在伤心、失意、绝望时能想到她的经历,“嗨,看看人家雨大宝(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昵称),这人生还有啥坎儿过不去啊。”
(14)最近,罗雨去了一趟青海旅行。在广袤的草地上,她暂时放下了拐杖,单腿起跳。镜头里,她冲着天空张开了双臂,头微微仰着,迎着阳光。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28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插叙的内容,交代罗雨艰难心酸的经历,为后文写她人生的转变蓄势。
B. 第①段主要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记叙了罗雨一次登上长城的经过。
C. 文中通过“最初”“从此”“最近”等时间词语,勾勒出罗雨到目前的人生轨迹。
D. “她的视频很多都有六位数的点击,粉丝数也逼近了20万。”体现罗雨影响之大。
【小题2】“罗雨曾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退让。”文中详写了她哪些退让?请概括。
【小题3】第⑨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
镜头里,她冲着天空张开了双臂,头微微仰着,迎着阳光。
【小题5】罗雨身体残疾,但内心美丽,她内在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苏州园林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国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国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苏州园林》)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让我们领略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感受到叶老先生高度的艺术修养。
B. 第③段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绝大部分的中国建筑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布局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
C. 第⑥段,苏州园林景致“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通过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形成的。
D. 文章主要是按照由总到分,从整体概说到具体分说的顺序来安排内容,这使得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小题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鉴赏我国苏州园林?
【小题3】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②奚③宜至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节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下》有删减)
(注)①横逆:蛮横无礼。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③奚:为什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必敬必戒 戒:
(2)与民由之 由:
(3)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异:
(4)人恒爱之 恒: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小题3】甲文中的“大丈夫”与乙文中的“君子”有什么共同点?
5.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
霞浦是福建省海岸线最长、岛礁最多、滩涂最广的沿海县城。这里依山伴海、风光旖旋,wǎn如东海之滨的一颗明珠,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曲折蜿蜒的黄金海岸线,经历千万年风浪的 ① (A.洗礼 B.洗漱);潮起潮落的浩hàn大海,创作出如梦似幻的滩涂画卷。每年前来的摄影爱好者 ② (A.摩肩接踵 B.络绎不绝)。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这座千年古邑,享受着这一份大自然的馈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词注音。①wǎn(______)如 ②浩hàn(______) ③摄(______)影 ④喧嚣(______)
(2)从文中①②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原句: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这座千年古邑,享受着这一份大自然的馈赠。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基础知识综合:(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