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已知H2A为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0.0mL0.1mol/LH2A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pH变化如下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m(NaOH)/g | 0 | 0.4 | 0.8 | 1.2 |
pH | 3.8 | 8.3 | 12.0 | 13.2 |
2.已知H2A为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0.0mL0.1mol/LH2A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pH变化如下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m(NaOH)/g | 0 | 0.4 | 0.8 | 1.2 |
pH | 3.8 | 8.3 | 12.0 | 13.2 |
4.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物质用途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用途 | 解释 |
A | 钛合金可用于人造卫星等领域 |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熔点高等特点 |
B | 明矾在净水中作絮凝剂 | 明矾具有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
C | 生石灰可作煤炭燃烧的固硫剂 | 生石灰可与煤燃烧生成的SO2反应 |
D | 维生素C在食品工业中可作抗氧剂 |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
2.名著阅读- (共3题)
8.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子夜》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吴荪甫在家里为父亲吴老太爷办丧事,就在这次聚会上,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 |
B.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同时也是为依顺姨太太的心愿,带着全家搬到上海。冯云卿在上海无事可做,盲目投资公债市场,结果受这次公债库券涨风的影响,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 |
C.办好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狡猾心毒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遭到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9.
阅读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孔子和孟子说的“耻”有什么不同。(3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
B.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无耻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
C.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就赶不上别人。 |
D.孟子认为如果及早知耻,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只要能知耻,哪怕犯多次错误,都可救药。 |
(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孔子和孟子说的“耻”有什么不同。(3分)
3.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名著阅读:(3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