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②①④ | D.③①④②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庄子-逍遥游》)
(3) ,固得重昏而终身!(屈原《楚辞补注·涉江》)
(4)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5)银瓶乍破水浆迸, 。(白居易《琵琶行》)
(6)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庄子-逍遥游》)
(3) ,固得重昏而终身!(屈原《楚辞补注·涉江》)
(4)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5)银瓶乍破水浆迸, 。(白居易《琵琶行》)
(6)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居中】卜算子·咏梅
【居中】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居中】玉楼春
【居中】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①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②,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①酝藉:即“蕴藉”。与词中下句的“包藏”意思相近。②休:语助词,含有“呵”的意思。
【小题1】第一首词中梅花的艰难处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二首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这两首咏梅词,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居中】卜算子·咏梅
【居中】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居中】玉楼春
【居中】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①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②,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①酝藉:即“蕴藉”。与词中下句的“包藏”意思相近。②休:语助词,含有“呵”的意思。
【小题1】第一首词中梅花的艰难处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二首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这两首咏梅词,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①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着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居右】(选自《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
【注】①绲,通“混”。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
【小题2】司马迁因创作《史记》而被后世称为“______”。“ , , 。”(《报任安书》)。揭示了其编撰《史记》的意图。
【小题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司马迁制作这份“高祖功臣侯年表”的意图。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①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着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居右】(选自《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
【注】①绲,通“混”。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
【小题2】司马迁因创作《史记》而被后世称为“______”。“ , , 。”(《报任安书》)。揭示了其编撰《史记》的意图。
【小题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司马迁制作这份“高祖功臣侯年表”的意图。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悲,亦可称为悲剧、悲剧性。最早出现的悲剧,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的酒神颂歌。悲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的样式,源远流长。其基本特征是以悲剧性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即具有肯定素质的主人公遭受挫折以致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由此人们把这一根本的特征的其他文学作品,甚至把生活中具有悲剧意义的事件,统统称为悲剧,从而使悲剧成为较为普泛的美学范畴。其实,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广义的悲剧,称为悲或悲剧较为合适;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的悲剧,是狭义的悲剧,仍以悲剧称之为宜。即使做了这样的区分,被、悲剧、悲剧性三个术语,在表示和体现美学特征这一本质方面,仍是可以通用的。
日常生活中,常运用悲剧泛指一切令人悲伤、悲悯的事情,这类事件的成原因,多种多样的。它比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要宽泛得多,因而不应一概称为悲剧。生活中的悲惨事件,往往与强烈的生理刺激、特定的功利态度交织在一起,主要激起人们的伦理态度和行为,因而常常不能立即把人们引进审美领域。艺术中的悲剧,是艺术家对生活中悲剧现象进行艺术认识和艺术净化的结果,因而它可能而且应该直接呈现出巨大的审美意义。惟其如此,迄今为止的美学学科,有关悲的研究,实际上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对象的。
【小题1】如何理解第一段中的“悲剧”?请简要概述。
【小题2】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与美学范畴的“悲剧”,具体区别有哪些?
【小题3】请结合材料,从美学的范畴谈谈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爱情的悲剧美。
悲,亦可称为悲剧、悲剧性。最早出现的悲剧,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的酒神颂歌。悲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的样式,源远流长。其基本特征是以悲剧性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即具有肯定素质的主人公遭受挫折以致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由此人们把这一根本的特征的其他文学作品,甚至把生活中具有悲剧意义的事件,统统称为悲剧,从而使悲剧成为较为普泛的美学范畴。其实,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广义的悲剧,称为悲或悲剧较为合适;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的悲剧,是狭义的悲剧,仍以悲剧称之为宜。即使做了这样的区分,被、悲剧、悲剧性三个术语,在表示和体现美学特征这一本质方面,仍是可以通用的。
日常生活中,常运用悲剧泛指一切令人悲伤、悲悯的事情,这类事件的成原因,多种多样的。它比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要宽泛得多,因而不应一概称为悲剧。生活中的悲惨事件,往往与强烈的生理刺激、特定的功利态度交织在一起,主要激起人们的伦理态度和行为,因而常常不能立即把人们引进审美领域。艺术中的悲剧,是艺术家对生活中悲剧现象进行艺术认识和艺术净化的结果,因而它可能而且应该直接呈现出巨大的审美意义。惟其如此,迄今为止的美学学科,有关悲的研究,实际上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对象的。
【小题1】如何理解第一段中的“悲剧”?请简要概述。
【小题2】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与美学范畴的“悲剧”,具体区别有哪些?
【小题3】请结合材料,从美学的范畴谈谈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爱情的悲剧美。
6.语言表达- (共1题)
7.
尼山——孔子出生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南30公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下图是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徽标,下列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下图是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徽标,下列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论坛采用“五彩祥云”徽标。“五朵祥云”代表“世界五大洲”。“五种色彩”代表“文化多样性”。 |
B.“五朵彩云”组成玉璧轮廓,代表“和而不同”首尾相连,寓意文明对话与交流。 |
C.整个图案寓意华夏文明多样性的“和而不同”与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 |
D.整个徽标只用了一个图形元素,看似简约,却富有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