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该工业布局在此处的合理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 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 ,原因是 。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2.选择题- (共9题)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在探究模拟眼睛视力矫正的实验中,在图中的光屏是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1)此时,物距满足的条件是 {#blank#}1{#/blank#} .
(2)若用一个比较厚的凸透镜替换掉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则看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时,我们可以在光屏的{#blank#}2{#/blank#} (选填:左、右)面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3)在光屏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在凸透镜的左边A处放一个合适的眼镜的镜片时光屏上模糊的像变得清晰了,这说明这个眼镜是{#blank#}3{#/blank#}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4)此实验是模拟了{#blank#}4{#/blank#}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的视力矫正过程.
3.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东部 | B.东南部 | C.北部 | D.西南部 |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 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 |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化,人口持续外迁。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 B.南多北少 | C.东北多西南少 | D.均匀分布 |
A.水源充足 | B.资源开发 | C.交通便利 | D.地势高峻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时期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时段人口不断增多 | B.处于③时间点时人口最少 |
C.②~⑤时段人口不断增多 | D.③~④时段人口增长快于④~⑤时段 |
A.西北地区 | B.青藏地区 | C.东南沿海 | D.东北地区 |
【小题1】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我国()
A.人口死亡率增高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环境承载力提高 | D.人口出现负增长 |
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C.劳动力供给状况改善 |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
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3.8 | 2.4 |
b | 1.3 | 1.0 |
c | 3.8 | 3.2 |
d | 2.9 | 1.7 |
【小题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 B.cadb | C.cdab | D.acdb |
A.出生率下降 | B.出生率上升 | C.死亡率下降 | D.死亡率上升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B.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A.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
B.广建大型游乐场 |
C.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

【小题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
A.①处和③处 | B.①处和④处 |
C.②处和③处 | D.②处和④处 |

【小题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A.M处 | B.N处 | C.O处 | D.P处 |
A. ![]() | B. ![]() |
C. ![]() | D. ![]() |
图示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小题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 城市居民收人的提高
【小题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小题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 | B.水热条件好 | C.工业基础强 | D.科技水平高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