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5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5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该工业布局在此处的合理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运输便利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 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
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 ,原因是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2.选择题(共9题)

4.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5.

小明想了解自己一学期数学成绩的变化趋势,应选用{#blank#}1{#/blank#} 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6.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

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0.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和探究实验时,下述活动中,可行的是 (   )
11.

在探究模拟眼睛视力矫正的实验中,在图中的光屏是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1)此时,物距满足的条件是 {#blank#}1{#/blank#}  .

(2)若用一个比较厚的凸透镜替换掉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则看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这时,我们可以在光屏的{#blank#}2{#/blank#} (选填:左、右)面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3)在光屏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在凸透镜的左边A处放一个合适的眼镜的镜片时光屏上模糊的像变得清晰了,这说明这个眼镜是{#blank#}3{#/blank#}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4)此实验是模拟了{#blank#}4{#/blank#}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的视力矫正过程.

12.已知f(x)是奇函数并且是R上的单调函数,若函数y=f(2x2+1)+f(λ﹣x)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λ的值是(   )

3.单选题(共14题)

13.
早点铺与宾馆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早点铺服务范围大、数目少B.宾馆服务范围大,数目多
C.早点铺服务范围小、数目多D.宾馆服务范围小、数目少
14.
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东部B.东南部C.北部D.西南部
【小题2】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15.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 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16.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化,人口持续外迁。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
【小题2】若A地区人口密度少于周边地域,关于该现象的原因表述中,最可能的是(  )
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
17.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时期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时段人口不断增多B.处于③时间点时人口最少
C.②~⑤时段人口不断增多D.③~④时段人口增长快于④~⑤时段
【小题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东南沿海D.东北地区
18.
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我国()
A.人口死亡率增高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承载力提高D.人口出现负增长
【小题2】到2030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
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劳动力供给状况改善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19.

   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a

3.8

2.4

b

1.3

1.0

c

3.8

3.2

d

2.9

1.7

 

 
【小题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B.cadbC.cdabD.acdb
【小题2】该国数据显示,最初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下降B.出生率上升C.死亡率下降D.死亡率上升
【小题3】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小题4】与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趋势相符的是(    )
A.aB.bC.cD.d
20.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小题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
A.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广建大型游乐场
C.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21.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小题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22.
若下图所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A.M处B.N处C.O处D.P处
【小题2】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23.

   图示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小题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 城市居民收人的提高
【小题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4.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 )
A.雨量充沛B.CO2浓度高
C.气温低,蒸发弱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25.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B.水热条件好C.工业基础强D.科技水平高
【小题2】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26.
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土广树(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共有县以上棉纺织企业22个。2007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  )
A.生产技术B.劳动力
C.交通D.市场
【小题2】与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无关的是    (  )
A.土地成本B.劳动力成本
C.政府的产业政策D.城市规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