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化,人口持续外迁。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小题2】若A地区人口密度少于周边地域,关于该现象的原因表述中,最可能的是( )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23 07: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相比
A.都用人口数量来表示
B.前者数值小于后者
C.两者数值都很稳定
D.前者数值比后者多变
同类题2
下图为人口基数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②③①④
【小题2】四个城市中人口机械增长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生态环境
C.经济
D.社会文化
【小题4】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b<c
B.c<b<a
C.b<a<c
D.a<c<b
同类题3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小题。
“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同类题4
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 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
D.最低人口
同类题5
读下面“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它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3)图中的C因素表示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_____。
(5)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_________(变化/稳定)的。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