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 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23 09:23: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注:指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数量仍在快速增长,而日本的餐厅和酒吧的数量却大为减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日本酒吧数量减少的核心原因是
A.大量人口移居国外
B.在家吃饭的观念增强
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D.消费观念不断更新
【小题2】下列措施,可缓解日本空宅过快增长的是
A.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B.大力拆除房屋,腾空土地
C.大幅增收房屋空置税
D.严格限制房屋建造数量
同类题2
图甲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含预测)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图乙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0年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
A.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C.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D.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小题2】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减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出生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年图中各省区中
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
B.江苏新增人口最多
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小题2】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
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
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
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
同类题4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形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读我国的人口红利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大约出现在
A.1958年
B.1994年
C.2012年
D.2021年
【小题2】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小
B.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C.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D.人口出现负增长
同类题5
图为1982 - 2010年不同时段广州市人口空间变化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1982—2010年,该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是()
A.老城区
B.中心城区
C.近郊区
D.远郊区
【小题2】据图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老城区衰退现象明显
D.域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