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4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5

1.综合题(共2题)

1.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问题。

(1) 图乙中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来看属于__________农业,该地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我国____________地区的类似。
(2)图甲中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图乙中A 地农业相比,它们发展的相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乙所示国家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简述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
(2)简述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
(3)河北省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其钢铁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16题)

3.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
4.

   岛国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下左图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下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乳牛大量繁殖B.降水偏少C.鲜草供应偏多D.气温偏低
【小题2】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地形的种类B.雨量的多少C.市场的距离D.奶牛的数量
5.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6.
图A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B为“鲁尔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捷C.气候宜人D.水源充足
【小题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7.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8.
读“我国人口和耕地今后发展的可能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耕地承载量面临的问题与影响是
A.压力增大 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B.压力减小 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改善
C.保持稳定 农业产量有所增加
D.压力增大 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小题2】目前,国家为解决耕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③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
④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城市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读“我国某市2010年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小题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0.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
C.内部分区明显D.环境质量最差
【小题2】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小题3】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
11.
下图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企业属于工业部门①的是(   )
A.家具厂B.制糖厂C.水泥厂D.电子厂
【小题2】工业部门从④→②→①的发展趋势,反映了(   )
A.原料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B.政策对工业的影响在减弱
C.劳动力数量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
12.
读全球数码照相机出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近五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成本B.市场需求
C.交通运输D.产业集聚
【小题2】日本维持着对数码电子产品的垄断地位,是由于
A.国际市场需求大B.交通运输较便利
C.廉价劳动力丰富D.技术发达,品牌好
13.
下图中M表示我国南方某市城郊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市城郊农产品产值最高的是( )
A.花卉B.蔬菜C.稻米D.小麦
【小题2】该市城郊近年来花卉、蔬菜等农业属于( ) 
①粗放农业  ②集约农业  ③商品农业  ④自给农业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4.
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B.玉米
C.稻米D.天然橡胶
【小题2】图示地区种植这种农作物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A.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D.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15.
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花卉产业带。2014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近70万亩,总产值超过300亿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生物多样性
【小题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优势是
A.劳动力B.科技C.交通D.市场
16.
读我国江苏省某市农业多种经营及产业面积与2015年每公顷年纯收入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市稻麦种植的优势区位是
A.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气候干旱,光照资源丰富
C.生长周期长,稻米品质好D.地形崎岖,土地类型多样
【小题2】该市城郊地区稻麦面积不断减少,蔬菜、花木、葡萄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及适宜推广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劳动力,水稻种植业B.政策,乳畜业
C.市场,混合农业D.交通,商品谷物农业
17.
2012年3月2日,昆明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海淀区学习考察,重点考察学习了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中关村在园区规划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②优惠的政策条件 
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  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小题2】与材料中布局相似的区域有( )
①英国的伯明翰地区 ②印度的班加罗尔 
③日本东京附近的筑波地区 ④荷兰的鹿特丹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3】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8.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工业部门主导区位因素的排序与图中模式排序一致的是(    )
A.电器、制糖、印刷、化工
B.激光工业、制鞋、水产品加工、啤酒
C.制衣、饮料、冶金、玩具
D.飞机制造、食品加工、家具、纺织

3.选择题(共4题)

19.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0.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1.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2.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填空题(共1题)

23.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多选)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