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南周口项城三高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50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给下面句子中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幼稚:①年纪小;②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Ⅰ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blank#}1{#/blank#}

Ⅱ我们不能欺骗这些幼稚可爱的孩子。{#blank#}2{#/blank#}

道路:①地面上供人或车通行的部分;②两地之间的通道。

Ⅲ突击连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blank#}3{#/blank#}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blank#}4{#/blank#}

2.给下面句子中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幼稚:①年纪小;②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Ⅰ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blank#}1{#/blank#}

Ⅱ我们不能欺骗这些幼稚可爱的孩子。{#blank#}2{#/blank#}

道路:①地面上供人或车通行的部分;②两地之间的通道。

Ⅲ突击连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blank#}3{#/blank#}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blank#}4{#/blank#}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与河的确有亲情关系。——,一’一'一’——,——。身影留在哪些水域里,哪些水域便会印进人的记忆。
①同一方土地的河流,今人的足迹一定与古人的足迹重叠过
②大地上的水系,与生命里的水系紧密相连
③山野间遍布河脉,那是大地上的水系
④他们一定有过同样的心情,注视过同一片水域
⑤人体内遍布血脉,那是生命里的水系
⑥与人类的生命谱系、文化谱系息息相通
A.①⑤⑥④③②B.①⑥④②⑤③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②③①⑥④
4.按一定顺序排列句子。

①姑娘  漂亮  更  是  维吾尔族  得  叫人  不敢正视

②聚餐  的  不在于  载歌载舞  目的  吃  而在于

③傣族    传统    竹楼  的  是  形式  建筑

④客家人  大多  居住地  的  偏僻  在  边远  的  山区

⑤什么  地方  什么人  什么时候  不论  想跳就跳

5.按一定顺序排列句子。

①姑娘  漂亮  更  是  维吾尔族  得  叫人  不敢正视

②聚餐  的  不在于  载歌载舞  目的  吃  而在于

③傣族    传统    竹楼  的  是  形式  建筑

④客家人  大多  居住地  的  偏僻  在  边远  的  山区

⑤什么  地方  什么人  什么时候  不论  想跳就跳

6.图中表示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①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②?
(注)①仲殊,宋代僧人。②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概括。(3分)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日:“徙州濒水可无惠,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因奏留的使办役。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筑城郭,立楼橹,以备战守。画地居军民,为沟渠、厘肆之类,民皆便之。
迁大理寺丞,通判常州。属岁饥,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擢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安化州蛮攻杀将吏,所部卒畏诛,谋欲叛。的驰至宜州,慰晓之日:“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若朝叛则夕死,非计也。”众皆敛手听命。奏复澄海军,后获其用。辰州蛮彭士义为寇,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摄江陵府事,城中多恶少年,欲为盗,辄夜纵火,火一夜十数发。的籍其恶少年姓名,使相保任,日:“尔辈递相察,不然,皆尔罪也。”火遂息。太子洗马欧阳景猾横不法,为里人害,的发其奸,窜之岭外。以兵部员外郎为江、浙制置发运副使。奏通泰州海安、如皋县漕河,诏未下,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出滞盐三百万,计得钱八百万缗。遂为制置发运使。
军贼王伦起山东,转掠淮南,的团兵待之。会青州改遣裨将傅永吉追杀入历阳,的与赏,迁工部郎中。复治泰州西溪河,发积盐,加直昭文馆。区希范寇衡湘,命的招抚之。既至,再宿,会蛮首相继出降。三司以郊祠近,宜召还计事,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至桂阳,降者复众。其钦景、华阴诸洞不降者,的皆讨平之,斩其酋熊可清等千余级。卒于桂阳。
(节选自《宋史·徐的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的驰至宜州,慰之日晓:告知。
B.的其恶少年姓名籍:登记。
C.的发其奸,之岭外窜:逃窜。
D.区希范衡湘寇:侵犯。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徐的以恩服人的一组是()。
①的短衣持梃,与役夫同劳苦 ②出米为糜粥以食饿者 ③奏复澄海军,后获其用
④的开示恩信,蛮党悔过自归 ⑤的以便宜调兵夫浚治之 ⑥至桂阳,降者复众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的勇于献策。任钦州军事推官时,钦州郁热烦闷,许多人死于瘴疠,他建议将州城搬到水边以消除病患;奏请恢复澄海军队,最后也得到了效用。
B.徐的能够亲力亲为。钦州任上时,他与百姓一起修筑城郭,设立望楼,为战争和守卫作准备;安化士兵杀死将吏,怕被处死想要反叛,他疾驰前往阻止了事变。
C.徐的治理有方。代理江陵府事时,他让城中的恶少年互相监察,使他们再不敢夜间纵火;对狡诈蛮横的太子洗马,他敢于打击,为地方除去一害。
D.徐的平叛有功。区希范叛乱时他去招抚,蛮人酋长相继出降;后来到了桂阳,投降者又有许多,那些不投降的,徐的都进行了讨伐平定。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画地居军民,为沟渠、厘肆之类,民皆便之。
(2)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麻   雀
钱老是全国的知名作家。钱老应邀到我们这座小城来讲课。
几个文学圈的朋友一合计,要单独请钱老吃顿饭,而且让钱老吃舒服些。
到哪里去吃呢?大家犯了难。像钱老这样国内国外到处去的,啥东西没吃过呀?最后,我建议:“要不上山吧,吃点儿野味。”
于是,我们便上山。
看得出来,钱老非常高兴。山上空气新鲜,景色也不错。
开始上菜了,先上的是清一色的野菜:苦菜、薄荷、花椒芽、山楂芽等。每上一道菜,钱老都说:“好,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大家也高兴了。
我说:“钱老,还有一道菜,你吃了肯定说好。”
“是吗?”钱老的胃口被吊起来。
一会儿工夫,那道菜上来了,是这个山村小店最有特色的菜——炸麻雀。那麻雀炸得颜色焦黄,上面略撒胡椒、孜然等调料,隔老远就能闻到那种喷喷的香味。嚼起来酥软香脆,让人回味无穷。
“钱老,您尝尝。”我拿起筷子。夹一只给钱老。
“这是什么?”
“麻雀,真正的山里麻雀。”
没想到钱老的脸色倏然大变!
钱老果断地说:“把它撤掉!”
大伙儿都愣了!
一位朋友笑笑说:“钱老,您是不是觉得咱们吃这个破坏了生态平衡?其实,山里的农民都在谷子地里竖起草人吓唬麻雀,这东西太多,太能糟踏庄稼了。”
钱老没说话,却把袖子挽起来。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胳膊上起了红红的好几片。
钱老竟然一见麻雀就浑身过敏!
我有个朋友一看到蚂蚱、蝎子,就浑身过敏。但我还没听说过一见麻雀也那样的。我赶紧把那盘炸麻雀端下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钱老缓过劲儿来了。他为刚才的失态表示了歉意,并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那是个你们这种年龄都了解的年代。那时候,我还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因为发表过一些论文,很快就被“掀翻在地”了。我和几个老同志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那些曾经听过我的课的学生,想起来便把我们轮流提出去,做专场批斗或陪斗。那滋味儿不好受啊!但比关在屋子里还是强多了,自由多了。我们几个人在那间屋子里,不敢说话,不敢交流,就那么闷闷地坐着,默默地背“语录”。
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日子真是枯燥啊!
有一天,枯燥无味的气氛突然被一个小动物打破了,从窗子上飞进来一只小麻雀!那小东西兴许一飞进来就感觉到了屋里空气的沉闷,它拼命地想飞出去,可进来容易飞出去就难了。有好几次它都撞到窗棂子上,差点儿掉到地面上。
我们几个不敢动,但眼睛却随着那只麻雀的飞动来回移动。
这种状况很快被守在外头的人瞧见了。
有个胳膊上戴箍的学生走进来。
他皱着眉头瞧了瞧那只小麻雀,然后又瞧瞧我们。我在他的眼睛里面捕捉到了一丝闪亮。
他下了命令:“逮住它!”
我们几个得了这命令,开始动手。想想看,几个学者、专家开始在一间屋子里逮麻雀,这本身就富有戏剧性。但那时候,我们觉得高兴,干这个总比闷在那里强多了。
麻雀最后落在了对物理学颇有研究的高老手里。
高老捏着那只麻雀,几乎是小跑来到那个下命令的学生面前,高兴地说:“逮住了!”
那个学生把麻雀拿在手里,端详着。那个小生命哆嗦起来。
端详它的人突然笑了。
他面向高老,轻轻地说:“你吃了它!”
钱老讲到这里,就用双手把脸捂住了。
钱老说:“屋子里所有的人都呆在那里。我们看到高老的手哆嗦起来,高老把麻雀接过来,眼睛盯着那只可怜的麻雀,突然,就向嘴里塞去……”
我们几个马上就把眼睛闭上了。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种很残忍的叫声……
钱老把头深深地埋下去,身子剧烈地扭曲着,再抬起头来,已泪流满面。
我们好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选自宗利华小小说集《租个儿子过年》)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却一波三折,尤其是结尾安排得出人意料,但给人震撼之余却也让人觉得过于夸张,有违人性的基本常识,不合现实。
B.刚开始,钱教授“非常高兴”并且“胃口被吊起来”,但是一看到麻雀竟然“脸色倏然大变”,甚至过敏。这种反常的表现制造了悬念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小说以钱教授为叙述观察视角.讲述了自己“文革”时有关麻雀的悲惨经历,揭示了黑暗时代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格尊严的践踏等人性的扭曲与丑恶。
D.小说结尾解释了前文钱教授反常表现的原因,高老逮到麻雀很高兴时,那个“学生”让老师把麻雀吃下去,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在那个畸形的年代是有可能的。
E.小说中曾两次提到吃麻雀,一次是人们餐桌上见到的油炸麻雀,一次是钱教授讲述的故事中的吃麻雀,前者说明人们普遍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后者突出“文革”对人的尊严的漠视。
【小题2】小说题为《麻雀》,请分析小说中“麻雀”在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6分)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胳膊上戴箍的学生”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4】小说中“我们”在听完钱教授的故事后,很显然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以致“好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请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当时“我们”的内心感受。(8分)

5.语言表达(共2题)

10.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续写两句话。要求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示例:  世界以苦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欢歌;
11.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有媒体称把针对美国商务部在11月9日启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与即将于12日开幕的APEC会议联系起来认为这是没有发生在APEC会场里的“最大的APEC事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