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2)图示区域的城市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 。
(3)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 。
(4)图乙中的①②两线中,①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是 、 。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2)图示区域的城市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 。
(3)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 。
(4)图乙中的①②两线中,①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是 、 。
2.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2亿,其中在区县以外流动的外出农民工达到1.69亿。但近年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从流入地向流出地回流迁移的“逆迁移流”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材料二 下表为2014年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回流迁移的劳动力、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和未曾外出就业劳动力基本情况表。

(1)从社会因素角度,比较回流迁移的劳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基本情况的差异。
(2)从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劳动力回流迁移的主要原因。
(3)简述劳动力回流迁移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2亿,其中在区县以外流动的外出农民工达到1.69亿。但近年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从流入地向流出地回流迁移的“逆迁移流”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材料二 下表为2014年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回流迁移的劳动力、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和未曾外出就业劳动力基本情况表。

(1)从社会因素角度,比较回流迁移的劳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基本情况的差异。
(2)从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劳动力回流迁移的主要原因。
(3)简述劳动力回流迁移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
下图中城市为著名工业城市,历史悠久,现为特大城市。读图回答问题。

(1) 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位于 汇合处,水运便利,供水方便。
(2)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明显,但市中心的位置和功能始终没变,这反映了 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3) 城市中P、Q两地都是住宅区,其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4) 为了分散大城市职能,计划在甲、乙两处建设石油化工城和高新技术工业城,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是因为靠近公路、铁路,且位于河流 (上或下)游地区,处在与当地主导风向的垂直郊外,对主城区的环境质量影响很小。

(1) 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位于 汇合处,水运便利,供水方便。
(2)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日益明显,但市中心的位置和功能始终没变,这反映了 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A.历史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文化因素 | D.政治因素 |
(4) 为了分散大城市职能,计划在甲、乙两处建设石油化工城和高新技术工业城,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是因为靠近公路、铁路,且位于河流 (上或下)游地区,处在与当地主导风向的垂直郊外,对主城区的环境质量影响很小。
2.单选题- (共14题)
4.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2】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小题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速度比②时快 |
B.③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
C.④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
D.⑤时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 |
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
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 |
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
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
5.
读下图“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小题2】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
A.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
B.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
C.交通便捷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
D.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
6.
“城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对于促进“城归”们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城归”成潮的主要因素是( )
①自然环境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社会文化因素 ④政策因素
【小题2】“城归”的出现有利于( )
①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
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③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④充分发挥农村生产潜力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城归”成潮的主要因素是( )
①自然环境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社会文化因素 ④政策因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
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③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④充分发挥农村生产潜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7.
下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假若图示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可能是( )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1】假若图示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①类工业为大型机械工业 | B.②类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最大 |
C.③类工业外迁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 D.②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能源和原料的制约 |
8.

【小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小题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 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
9.
下图示意1980年至203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小题3】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直接造成( )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A.2000年 | B.2010年 |
C.2015年 | D.2025年 |
A.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
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C.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
D.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A.老龄人口增加 | 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C.少儿比重上升 | D.人口总数减少 |
10.
读 “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处的地租为( )
【小题2】①处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 )

【小题1】①处的地租为( )
A.大于400元/平方米 | B.300~400元/平方米 |
C.200~300元/平方米 | D.小于200元/平方米 |
A.工业发达 | B.交通便利 | C.水源充足 | D.环境优美 |
11.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我国“婚姻贫困”现象的原因是( )
①生育率低 ②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③“养儿防老”思想 ④年龄结构失衡
【小题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①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②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③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④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加强宣传,革新观念
【小题1】造成我国“婚姻贫困”现象的原因是( )
①生育率低 ②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③“养儿防老”思想 ④年龄结构失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②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③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④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加强宣传,革新观念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④⑥ | D.②⑤⑥ |
12.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小题2】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②加强环境保护③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②加强环境保护③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3.
读“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年人口迁入、人口迁出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影响2005~2010年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 )
【小题2】人口迁入率最大的三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 )

【小题1】图示信息显示,影响2005~2010年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 B.自然环境差异 |
C.家庭教育 | D.国家政策 |
A.都属于沿海省份 | B.都属于南方地区 |
C.就业岗位比较多 | D.逆城市化较明显 |
14.

【小题1】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
【小题2】潮汐车道的设置,可以
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车道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的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此后,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
A.人口过于稠密 | B.就业机会较少 |
C.道路交通拥堵 | D.生活成本较高 |
A.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 | B.有效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 |
C.解决交通拥堵的城市问题 | D.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15.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对图中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
C.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D.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
A.甲服务中心的服务级别高、服务种类少 | B.乙服务中心提供商品货物种类最多 |
C.丙服务中心的服务级别低、服务种类少 | D.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级别和种类相同 |
16.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 )

【小题1】关于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地点 |
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销售商品的等级低 |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
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
A.书店等级低,数量少,彼此距离远 |
B.书亭等级高,数量多,彼此距离近 |
C.书店位于城市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