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一中高二上册10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1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9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A
5408.8
1.6
47.4
51.0
40627
B
11674.4
8.8
50.2
41.0
14908
C
4340.9
19.5
40.0
40.5
6565
D
1180.0
23.8
40.2
36.0
3140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 ____,判断理由是
(2)四个地区中,工业相对发达的是_______和_______,判断理由是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
2.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2.单选题(共8题)

3.
2009年9月24日,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重申了这次峰会选定匹兹堡作为举办地的原因:从没落的传统钢铁工业基地转变为采用新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的现代城市,匹兹堡给美国乃至世界很多遭遇经济金融危机、亟待产业转型的城市和地区树立了成功典范。读“匹兹堡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
A.A以前B.A到CC.B以后D.C到B
【小题2】匹兹堡的环境污染水平在C点以后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 )
①加强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4.
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
B.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
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
5.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小题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水能丰富的地区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小题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6.
如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原有工业区靠近铁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区域的对外联系B.城市化水平C.区域的开放程度D.自然地理条件
【小题2】从总体上看,该方案
①没有农业活动 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③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④可以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____状
A.面B.线C.岛D.点
7.
如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① 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该城区工业 ①产品联系紧密 ②技术协作密切 ③规模效应增强 ④企业竞争激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B.汽车工业不宜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小题2】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小题3】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料、燃料丰富B.分布集中,工业投人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
9.
读我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8年)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分别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
A.16.4, 16B.1.64, 1.6C.1.6, 16.4D.16.4, 1.6
【小题2】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
【小题3】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
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
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
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
10.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
【小题2】此地区可能是我国四大经济区的某省区
A.a省区——东部地带B.b省区——中部地带
C.c省区——中部地带D.d省区——西部地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