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如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① 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该城区工业 ①产品联系紧密 ②技术协作密切 ③规模效应增强 ④企业竞争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18 06:08: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建设“海绵城市”,浙江某城市试行“海绵”式人行道,该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两侧设置绿化带。这种生态透水混凝土,拥有多孔性的表面结构,是一种高渗水性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海绵”式人行道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下渗
B.增加地表径流
C.减少蒸发
D.减少城市内涝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打通城市断头河
C.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治理城市河道污水
同类题2
下图为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城市海拔高度变化图,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A.所有城市平均海拔都在200米以下
B.各时期新创城市海拔都高于原有城市
C.城市开发总体呈现由低到高的开发时序
D.新创城市与所有城市平均海拔的变化趋势一致
【小题2】三峡地区的这种城市开发时序导致的后果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
B.酸雨严重
C.水土流失加剧
D.热岛效应加强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
C.甲—交通拥堵;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
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
【小题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大幅增加
B.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C.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同类题4
2016年9月26日六安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启动(如下图),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六安市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
①吸引外来游客 ②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④减缓停车难问题 ⑤减少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⑥缩短市民出行花费时间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小题2】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 )
①火车站 ②高速公路出入口 ③医院 ④政府机构 ⑤幼儿园门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同类题5
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大城市不断涌现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已超过乡村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