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
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
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小题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
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水能丰富的地区
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小题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18 05:45: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大西洋两侧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和B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请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原因,分别是:
A.
; B.
。
(2)15—19世纪,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特点是
;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
(图中字母)地区;从B到D如果顺着洋流航行,则依次经过的洋流是
。
(3)图中A、B、C、D四地,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由迁入地区 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
(4)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同类题2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生活困难质量低
B.工作机会多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
同类题3
下图表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比较之下,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是:
。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美丽城市,托伦斯河横贯市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3℃,最冷月平均气温11.1℃,年平均降水量528毫米。加尔各答位于印度东部沿海,沿着胡格利河河岸,呈南北向伸展,月平均气温从19℃到30℃,东南季风从6月到9月,给这座城市带一多半的年降雨量。
材料二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试分析阿德莱德与加尔各答两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有哪些?(6分)
(2)说出A农业地域类型及分析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3)印度大量移民迁往澳大利亚,对迁入地有何影响?(4分)
同类题5
20世起80年代后,墨西哥北部地区开始大量承接美国产业转移,其国内工业发展重心渐向中北部和北部地区迁移。读1985-2010年墨西哥城移民数量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墨西哥城1985-2010年人口
A.迁入速度减缓
B.迁出数量增加
C.总体呈净迁出
D.规模持续缩小
【小题2】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墨西哥北部大量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是
A.劳动力充足且康价
B.离美国近
C.距国内消费市场近
D.基础设施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