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xiào | zhuó shí | qǐ tú | chǔn shì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fǎn huǐ | zǔ lán | mào zi | zhù cháo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blank#}7{#/blank#} | {#blank#}8{#/blank#}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生如梦,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 《定风波》)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 《醉花阴》)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1、人生如梦,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 《定风波》)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 《醉花阴》)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
【小题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
【小题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4.名著阅读- (共4题)
6.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7.
(题文)阅读下面的《孟子·梁惠王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①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②,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③厥志?’一人衡行④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诗》云:引自《诗经·大雅·皇矣》,是一首歌颂周先祖功业的诗歌。②莒:国名。③越:违背。④衡行:指作乱。衡,通“横”。
(小题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小题2)分析上面选段,联系孟子说的“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句话,说说孟子关于勇的看法。(3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①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②,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③厥志?’一人衡行④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诗》云:引自《诗经·大雅·皇矣》,是一首歌颂周先祖功业的诗歌。②莒:国名。③越:违背。④衡行:指作乱。衡,通“横”。
(小题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小题2)分析上面选段,联系孟子说的“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句话,说说孟子关于勇的看法。(3分)
8.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乡原①,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①乡原:原同“愿”。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乡原,德之贼也!。
(2)孔子认为,应当怎样评价一个人?(3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乡原①,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①乡原:原同“愿”。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乡原,德之贼也!。
(2)孔子认为,应当怎样评价一个人?(3分)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名著阅读:(4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