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1)
朱敦儒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2),空使翠蛾(3)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注释:(1)董弥大是作者的朋友。朱敦儒,宋代词人,北宋灭亡后南渡避难,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隐居时期。(2)关山路:这里指通往已经沦陷的故国的道路。(3)蛾:即“娥”,“翠娥”在这里指宴席上的侍女。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古往今来人们都偏爱中秋的月色,侧面说明中秋有其独特之美。 |
B.作者对中秋宴的描写很细致:有欢快的音乐、精致的餐具以及佳肴和美酒。 |
C.“任频斟”写任凭侍者频繁地斟酒,可以看出大家酒兴之浓、酒宴之热闹。 |
D.美景易逝,但作者认为一年之后还有一样美好的中秋月景,因此不必伤感。 |
【小题2】作品中的加点词语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对它们在古诗词中的意义,下列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指秋天的寒露,在本词中有肃杀、凋零的意味;类似的还有杜甫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B.“帘栊”在本词中指窗帘,“卷帘栊”是为了欣赏窗外的美景;类似的还有李白的“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
C.“鲈鱼脍”,指用鲈鱼做成的美味,常简称为“鲈脍”;类似的还有李中的“莼羹与鲈脍,秋兴最宜长”。 |
D.“参”是星宿名,“参横”的意思是参星移动,在本词中借指时间流逝。类似的还有文天祥的“云阶一枕梨花梦,参横月落无人知。” |
【小题3】有学者认为朱敦儒是“南渡前后最大的一位颓废派的诗人”,这首《水调歌头》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思?是否体现了颓废?请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说明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