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38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某大型企业(S)在图所示的M沙漠地区创建了独特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融合”的新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发展思路,依托科技投入,使沙漠得到资源化利用,其中与成功选种耐旱耐盐碱的灌木一一沙柳(如图所示)密切相关。成熟沙柳长于地面三、四米高,枝桠众多,当生长到三至六年砍一次可再生,人们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再切成七八十厘米还可成为新树苗。沙柳枝条可加工纸板和造纸,沙柳同时也是一种祛风清热、散瘀消肿的药材。


(1)分析图示地区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
(2)据图文信息,说明在该地固沙保土选种沙柳的原因。
(3)考虑沙柳的特性与价值,S企业谋求发展,将收集的建设性方案归结三类:
方案I: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饲养业
方案II: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造纸业
方案III: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制药业
就以上三种方案,请选择一个你最支持的方案,阐述理由。
2.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报道,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于2006年8月23~25日在昆明云安举办,会议总结了一年来GIS的发展情况,并就一些新科技作品进行展示,展会的最大亮点是“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该平台是在昆明市属各部门已有地理信息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已建成的信息网络和资源渠道的作用,将存量信息与增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盘活现有信息资源,提高昆明市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水平。该平台可以说构筑了昆明市“数字城市”的基石。
材料二:数字城市,或叫数码港、智能城市等,是数字地球在城市中的集中表现。由于城市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数字城市必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的建设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方面的工作。
数字城市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数字化,建立数据库,并用高速通信网络连接,实现网络化管理和调控。数字城市能够充分和高效地利用信息,使信息快速流动,不仅提高了对城市的管理效率,而且能大幅度提高生产和贸易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财富收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在城市中的集中表现,数字地球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应属于哪种技术?
(2)由材料一、材料二可以看出,数字地球的核心是什么?
(3)材料二中明确指出数字城市的建设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方面的工作,那么,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属于哪方面的工作?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综合能源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 下左图、下右图分别为新疆基地、西南基地矿产能源分布图。

(1)“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我国生产能力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是?该能源基地可供开发的能源有?
(2)分析东部沿海核电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3)比较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新疆和西南两大能源基地开发条件的异同。
4.
黄山,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世人皆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读黄山位置图及2016年黄山国内旅客客源地调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看,黄山主要属于______旅游资源。黄山以其“______、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黄山多“云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简述2016年黄山市国内游客构成的主要特点。
(3)简述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去黄山旅游,游客多被安排到屯溪区食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8题)

5.
(题文)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
6.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8年》)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阅读材料,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退耕还草 ③盲目修建水库 ④掘堤引水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
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新成员“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丰富,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可燃冰”生成附近的矿产资源还有(  )
A.煤、石油、天然气B.有色金属C.硫、磷D.锰结核
8.
图2中,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
下图反映的是居住小区道路规划时常见的几种形式,它们分别是( )
A.半环式、环通式、尽端式、风车式B.环通式、风车式、半环式、尽端式
C.环通式、半环式、尽端式、风车式D.环通式、尽端式、半环式、风车式
10.
2010年,住建部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对351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在2008-2010年的3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内涝发生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逢大雨必涝,现在已成为很多大城市的通病。与城市内涝产生原因无关的是( )
A.城市人工湖泊面积增大B.城市排水管网设施老化
C.城市地面硬化D.降水集中量大
11.
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堵塞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系统能力弱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12.
根据选购商品住宅的通风、采光、气温、噪声、悬浮物等要素,你认为下列商品住宅中,最合适的一套是( ) 
A.A4B.B1C.C2D.D3
13.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世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14.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15.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16.
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
17.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C.鱼塘D.果园
18.

   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19.
营建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基本追求,中国古人所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居住环境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
A.自然要素B.社会要素C.社会管理D.基础设施
20.
深圳、珠海两市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有( )
A.香港、澳门对内地的影响程度不同B.开放政策的灵活性程度不同
C.内河水运条件的不同D.地形条件的限制程度不同
21.
下图表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
A.①B.②C.③D.④
22.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B.推动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密集区
D.推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因素之一是本区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3.选择题(共7题)

23.

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图1、图2,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上述两图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注:需指出两处变化并分别进行分析)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泰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劫,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对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偿是专出于—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25.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blank#}1{#/blank#},{#blank#}2{#/blank#}。

26.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blank#}1{#/blank#},{#blank#}2{#/blank#}。

27.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blank#}1{#/blank#},{#blank#}2{#/blank#}。

28.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blank#}1{#/blank#},{#blank#}2{#/blank#}。

29.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blank#}1{#/blank#},{#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