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32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平均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平均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平均无霜期仅72天。

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里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列举林场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8月,山西省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米外露。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在工程建设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专家提出,随着时间推移,袋子会出现破损,影响保护效果,因此工程后续要选种常年耐旱特性草类,以保证效果。


(1)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
(2)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
(3)分析后续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包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又称紫色盆地。它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50米。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上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下图为四川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从温度带上看,成都平原属于 带,说出判断的理由。
(2)分析川东地区7月份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
(3)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试分析“天府之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单选题(共12题)

4.

   嘉黎县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处秘境,藏在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交会之处。几乎所有“最西藏”的景观都在此悉数登场:极高山、雪峰、悬谷冰川、高山湖群、湿地、深切峡谷和花开各色的密林……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下图为嘉黎的地理位置。麦地卡湿地位于嘉黎县北部,属于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和地形
C.海陆位置和纬度D.海陆位置和洋流
【小题2】造就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D.地形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
【小题3】与三江平原相比,麦地卡湿地的突出作用是
A.物种基因库B.调节气候C.保持水土D.候鸟越冬地
5.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沙丘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示意我国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为科技人员观测的该地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2】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D.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6.

   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
D.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
【小题2】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   )
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B.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入海
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D.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
【小题3】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①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
②运输费用上升,柳编产业效益下降
③城市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
④柳编工艺失传,柳编制品质量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类自然灾害(X)是
A.地震B.城市内涝C.滑坡D.塌陷
【小题2】近年来该类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B.湖泊面积减少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D.城区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8.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区域有著名的灌溉工程——坎儿井B.正常年份B区域1月平均气温为3℃
C.C区域的降水偏多,太阳能资源贫乏D.D区域地表景观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题2】关于B和D两个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差距不大
B.B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量较大,全部为半湿润区
C.D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D地区树木常绿、河湖密布,好多红土地上生长着茶树
【小题3】B和D两区域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B区域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B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
C.D区域耕地为水田,盛产水稻D.D区域土地多为黄土地,土壤肥沃
9.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A.土壤B.风化壳C.水体D.植物
【小题2】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商业性伐木 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 
⑤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10.

   小葛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景点,小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葛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专业部门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野外测量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D.扫描旅游地图
【小题2】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为选择最便捷的路线游览,应充分运用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旅游交通图D.地理信息系统
11.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右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D.保温
12.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 )
A.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B.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C.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小题2】从a到d( )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13.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徐霞客旅行考察区域涵盖了
A.外流区、内流区B.农耕区、牧区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湿润区、半湿润区
【小题2】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此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
A.横断山区B.武夷山区C.秦岭山脉D.长江三峡
14.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
【小题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3、4月易发生
A.冻害B.洪水C.沙尘暴D.泥石流
【小题3】该地7、8月份降水暴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台风带来大量降水B.锋面雨带到达
C.准静止锋带来梅雨D.午后气温高多对流雨
15.

   我国各省区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下图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符合山东省省情的是
A.AB.BC.CD.E
【小题2】B、C、D、F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
A.川、藏、新、豫B.蜀、藏、新、内蒙古
C.新、川、藏、浙D.藏、新、内蒙古、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