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下图为1978年9月~2005年9月北冰洋海冰范围变化趋势图

(1)图中反映了目前北冰洋海冰范围呈____________趋势,说明全球气温呈____________趋势。
(2)根据下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各字母对应的横线上:极冰融化、燃烧矿物燃料、沿海低地被淹、毁林。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从_________(选填“东部”、“西部”)地区迁往东北、西北及边疆地区。
(2)改革开放以后,由于_________的发展,交通条件的_________,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我国人口迁移频度提高,规模_________,人口流动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比重迅速_________,主流是由_________(选填“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的迁移。
下图为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

(1)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_________国相近,属于_________型模式(选填“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
(2)人口的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容易出现_________现象,产生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1)图中虚线代表_________国家,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1)图中①、②、③、④功能区中,②应代表_________区;_________最可能为高级住宅区,因为该处_________。
(2)从资源、环境、交通、地价等角度,分析甲处适宜布局工业区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阿尔贝罗贝洛位于意大利东南部巴里省,这个曾经的不毛之地,保存着1000多座16世纪以来逃到此地的难民修建的白色石顶屋,被称为特鲁里尖顶民居(如图)。该民居主要利用遍地可见的小块石灰石石块粗糙堆砌而成,其墙壁用石灰涂成白色,屋顶则用灰色的扁平石块堆成圆锥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特鲁里尖顶民居采用小块石灰石建屋的地理背景最可能是
A.缺少高大树木 | B.石矿开采方便 |
C.防御野兽袭击 | D.保护自然环境 |
A.增加室内光线强度 | B.防治房屋潮湿腐烂 |
C.控制白天室内温度 | D.保持建筑物的美观 |
①加速城市化进程
②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③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④提升防潮排涝能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量少 | B.开采成本高 |
C.对环境影响大 | D.海上交通不便 |
A.夏季风 | B.洋流 |
C.潮汐 | D.地壳运动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 B.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C.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 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 |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下图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质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 B.火山喷发 |
C.地震 | D.洪涝灾害 |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发电等产业 |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执行应急方案 |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
河南省剩余劳动力赴外省就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五个省市。2011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就业人数出现拐点,省内就业人数首次高于省外就业人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造成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本省的主要原因是
①沿海产业向内地迁移
②农民工年龄偏高
③内地就业环境有所改善
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降低了河南省的城市化水平 | B.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
C.减缓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 D.缓解河南省农村人口与土地的压力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规模也持续加大。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分析,我国2011-2015年
A.天津市年均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 | B.迁入人口比迁出多的省区占多数 |
C.沿海省区对迁入人口较具吸引力 | D.西部省区因经济因素人口净迁出 |
A.城镇人口和土地增长比较均衡 | B.甲地区应控制中小城市的规模 |
C.乙地区的资源型城镇面临转型 | D.丙地区的人口环境承载力较大 |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其中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尼、菲律宾为发展中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
下图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20年左右 | B.40年左右 |
C.60年左右 | D.80年左右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
C.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

【小题1】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③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非洲
④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A.以税养老 |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
C.鼓励生育 |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
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城市人口密集,在6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 B.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 D.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
A.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 | 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
C.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 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
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 | B.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
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 | D.阶梯状分布的湿地 |

【小题1】与全国比较,目前江苏省城镇化率较高,主要是因为
A.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最早 | B.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
C.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比较少 | D.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 |
A.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 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
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 D.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

【小题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a、b、d、c | B.a、b、c、d |
C.b、d、a、c | D.d、a、b、c |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
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
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
A.商业区用地 | B.工业区用地 |
C.住宅区用地 | D.绿化用地 |

【小题1】该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在市区的边缘,形成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
B.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及其附近 |
C.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
D.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
①城市边缘环境优美
②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污染日渐突出
③交通便利,便于运输
④城市功能分区的必然结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便于工人上下班 |
B.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靠近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
C.便于购货人员就近订货 |
D.靠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的体力消耗 |

【小题1】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中小学集中区 | B.大型购物中心 | C.新兴工业区 | D.大型住宅区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