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越是‘漫着怀疑、焦虑、矮化的时候,越需要理想让我们挺直腰杆。带着理想,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 。
②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无与伦比的,可是真正“无与伦比”的人又有几个?谁又能做到_ 呢?寥寥无几。
③作为女性个人化写作的代表,陈染以其 的写作姿态和独特的话语方式在群芳争艳的女性作家中倍受瞩目。
①越是‘漫着怀疑、焦虑、矮化的时候,越需要理想让我们挺直腰杆。带着理想,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 。
②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无与伦比的,可是真正“无与伦比”的人又有几个?谁又能做到_ 呢?寥寥无几。
③作为女性个人化写作的代表,陈染以其 的写作姿态和独特的话语方式在群芳争艳的女性作家中倍受瞩目。
A.鹤立鸡群 卓尔不群 出类拔萃 |
B.出类拔萃 卓尔不群 鹤立鸡群 |
C.出类拔萃 鹤立鸡群 卓尔不群 |
D.鹤立鸡群 出类拔萃 卓尔不群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之视今, ,悲夫! (王羲《兰亭集序》)
(2)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 (苏轼《赤壁赋》)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寻梦?撑一只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6) ,问苍茫大地, ?(***《沁园春·长沙》)
(1)后之视今, ,悲夫! (王羲《兰亭集序》)
(2)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 (苏轼《赤壁赋》)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寻梦?撑一只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6) ,问苍茫大地, ?(***《沁园春·长沙》)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小题1】说说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小题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说说何处用了对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小题1】说说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小题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说说何处用了对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孙承宗,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
熹宗即往,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天启元年,沈、辽相继失,举朝汹汹。御史方震孺请罢兵部尚书崔景荣,以承宗代。廷臣亦皆以承宗知兵,遂推为兵部添设侍郎,主东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疏再上不许。未几,大清兵逼广宁,遂拜承宗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越数日,命以阁臣掌部务。承宗上疏曰:“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
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因列上抚西部、恤辽民、简京军、增永平大帅、修蓟镇亭障、开京东屯田数策,帝褒纳焉。
时宁远城工竣,关外守具毕备。承宗图大举,奏言:“前哨已置连山大凌河,速畀臣饷二十四万,则功可立奏。”帝命所司给之。兵、工二部相与谋曰:“饷足,渠即妄为,不如许而不与,文移往复稽缓之。”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当是时,忠贤益盗柄。以承索功高,欲亲附之,令应冲等申意。承宗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而其党李蕃、崔呈秀、徐大化连疏诋之,至比之王敦、李怀光。承宗乃杜门求罢。
十一年,大清兵深入内地。以十一月九日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大兵将引去,绕城呐喊者三,守者亦应之三,曰“此城笑也,于法当破”①,围复合。明日城陷,被执。望阙叩头,投缳而死,年七十有六。谥文忠。后叙宁远功,荫子锦衣世千户。
(选自《明史·孙承宗传》,有删改)
①此城笑也,于法当破:这是守城的人在嘲笑,按照法令应当攻破它。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孙承宗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①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 ②天下当重将权 ③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
④列上抚西部……开京东屯田数策 ⑤承宗不与交一言 ⑥承宗乃杜门求罢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2)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
孙承宗,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
熹宗即往,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天启元年,沈、辽相继失,举朝汹汹。御史方震孺请罢兵部尚书崔景荣,以承宗代。廷臣亦皆以承宗知兵,遂推为兵部添设侍郎,主东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疏再上不许。未几,大清兵逼广宁,遂拜承宗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越数日,命以阁臣掌部务。承宗上疏曰:“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
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因列上抚西部、恤辽民、简京军、增永平大帅、修蓟镇亭障、开京东屯田数策,帝褒纳焉。
时宁远城工竣,关外守具毕备。承宗图大举,奏言:“前哨已置连山大凌河,速畀臣饷二十四万,则功可立奏。”帝命所司给之。兵、工二部相与谋曰:“饷足,渠即妄为,不如许而不与,文移往复稽缓之。”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当是时,忠贤益盗柄。以承索功高,欲亲附之,令应冲等申意。承宗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而其党李蕃、崔呈秀、徐大化连疏诋之,至比之王敦、李怀光。承宗乃杜门求罢。
十一年,大清兵深入内地。以十一月九日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大兵将引去,绕城呐喊者三,守者亦应之三,曰“此城笑也,于法当破”①,围复合。明日城陷,被执。望阙叩头,投缳而死,年七十有六。谥文忠。后叙宁远功,荫子锦衣世千户。
(选自《明史·孙承宗传》,有删改)
①此城笑也,于法当破:这是守城的人在嘲笑,按照法令应当攻破它。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人言,声殷墙壁殷:震动 | B.饷足,渠即妄为渠:他 |
C.文移往复稽缓之稽:可笑 | D.忠贤由是大憾憾:仇恨,怨恨 |
①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 ②天下当重将权 ③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
④列上抚西部……开京东屯田数策 ⑤承宗不与交一言 ⑥承宗乃杜门求罢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⑤⑥ |
A.孙承宗貌奇气壮,有别常人。他胡须张挺,声音洪亮;在边郡讲授经学时,往来很多地方,多次向低级武官和老兵探求打听险要之地,通晓边防事务。 |
B.孙承宗文武双全,颇受器重。皇帝每次听孙承宗讲论,都感觉很受启发;沈、辽失守,满朝喧扰不安,众大臣推举他主持东边军务,皇帝因不舍而未准。 |
C.孙承宗明晓时弊,谋事周全。针对军队经常不操练,军饷经常不核实的情况,提议授兵权给可倚重的人,给予一定自主权,并献上镇守边境的多条策略。 |
D.孙承宗忠于朝廷,刚正不阿。他拒绝了想让他亲附的权奸魏忠贤,进宫请求罢免魏忠贤的职位;清兵攻陷高阳,他不幸被抓,面向朝廷叩头后上吊自杀。 |
(1)今天下当重将权,授之节钺,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2)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为饬诸曹,而师竟不果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