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义乌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08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2/7

1.综合题(共1题)

1.
(30分)莱州湾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位于渤海南部,西起黄河口,东至龙口的屺姆角。读莱州湾示意图(左图)和莱州湾南部海岸带景观图(右图),完成以下各题。

(1)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请分析原因。并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面封冻对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14分)
(2)请描述莱州湾南部的海岸带特点以及利用价值。(10分)
(3)龙口港开辟有到韩国的非集装的杂货班轮,请分析此航线的区位优势。(6分)

2.单选题(共4题)

2.
一般规定一天内能够观测到大雾或雾凇均统计为一个雾日。读陕西省的年平均雾日分布图(左图)和陕西省三地的月平均雾日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陕西省12月份雾日最多的地方是
A.宝鸡B.西安C.宜君D.榆林
【小题2】关于图中地区雾日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安地处渭河谷地多雾天
B.宜君多雾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C.石泉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形抬升而多雾
D.榆林地区气候湿润大雾日少
3.
石笋是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它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钙质析出,日积月累形成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沉积在洞底。其生长带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环境信息,地质学家把贵州某处石笋的生长过程分为一、二、三、四四个价段。读石笋景观图以及石笋剖面和石笋年龄及生长速率曲线图(图中KA表示1000年,KAB.P表示距今一千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石笋能够指示的环境要素主要是
A.气温、土壤B.降水、植被C.岩石、土壤D.气温、降水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笋生长时代
A.有三次大冰期B.有一次温暖期C.温暖期长于冰期D.冰期长于温暖期
4.
读我国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增长率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应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A.人口城市化推动了土地城市化的发展
B.必定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C.土地城市化速度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
D.中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小题2】上题反映的现象带来的问题主要是
A.城市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B.环境污染加重
C.失业人数增加D.土地利用的效率低
5.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业重新回流美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市场    运输成本B.劳动力成本 技术
C.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D.技术 运输成本
【小题2】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美国的
A.电子工业B.汽车工业
C.服装工业D.医药工业

3.选择题(共9题)

6.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7.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8.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9.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近代史上,上海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地方。

材料三:(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10.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近代史上,上海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地方。

材料三:(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11.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近代史上,上海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地方。

材料三:(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1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亚部分地区城市及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一位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迪拜实在是一个矛盾的城市。原本以为,这里应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沙漠,绿色原本只应是点缀。没想到,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脑的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的清晰。

 注:迪拜的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