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请分析原因。并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面封冻对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14分)
(2)请描述莱州湾南部的海岸带特点以及利用价值。(10分)
(3)龙口港开辟有到韩国的非集装的杂货班轮,请分析此航线的区位优势。(6分)
2.单选题- (共4题)

【小题1】陕西省12月份雾日最多的地方是
A.宝鸡 | B.西安 | C.宜君 | D.榆林 |
A.西安地处渭河谷地多雾天 |
B.宜君多雾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
C.石泉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形抬升而多雾 |
D.榆林地区气候湿润大雾日少 |

【小题1】石笋能够指示的环境要素主要是
A.气温、土壤 | B.降水、植被 | C.岩石、土壤 | D.气温、降水 |
A.有三次大冰期 | B.有一次温暖期 | C.温暖期长于冰期 | D.冰期长于温暖期 |

【小题1】图中反应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A.人口城市化推动了土地城市化的发展 |
B.必定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
C.土地城市化速度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 |
D.中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
A.城市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 B.环境污染加重 |
C.失业人数增加 | D.土地利用的效率低 |
【小题1】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市场 运输成本 | B.劳动力成本 技术 |
C.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 D.技术 运输成本 |
A.电子工业 | B.汽车工业 |
C.服装工业 | D.医药工业 |
3.选择题- (共9题)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近代史上,上海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地方。
材料三:(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近代史上,上海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地方。
材料三:(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近代史上,上海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地方。
材料三:(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两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摘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亚部分地区城市及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一位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迪拜实在是一个矛盾的城市。原本以为,这里应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沙漠,绿色原本只应是点缀。没想到,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脑的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的清晰。
注:迪拜的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