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04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4

1.选择题(共5题)

1.
(题文)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C.《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句子,其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是我国著名的元曲大家关汉卿的作品,元杂剧中一般有旦、末、净等角色,《窦娥冤》
中窦娥这一角色被称为“正末”。
B.《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
C.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归隐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成为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建安时期,是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
5.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高余冠之岌岌兮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渐见愁煎迫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梦 回①

林景熙②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小题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小题2】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坐赃,罪下三司按鞫,挺之为之营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上谓宰相曰:“挺之为罪人请属所由。”九龄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上曰:“虽离乃复有私。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牛仙客既为林甫所引,专给唯诺而已。然二人皆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选自《资治通鉴》唐卷三十)。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林甫     相:宰相
B.与之昵 款:友好
C.林甫左右使于禁中白上  因:通过
D.挺之为罪人请所由 属:通“嘱”,请托
【小题2】选出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
A.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B.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C.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D.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初,皇上想任用李林甫为宰相,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认为宰相一职关系重大,李林甫不适合担任宰相,皇上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B.李林甫怨恨中书侍郎严挺之,是因为李林甫曾经引荐萧炅做户部侍郎,而萧炅不喜学习,曾经在严挺之面前将“伏腊”读为“伏猎”,挺之无法容忍其不学无术,萧炅被调出京城做了岐州刺史。
C.张九龄想引荐严挺之做宰相,曾经建议挺之去拜访正备受皇上宠爱的李林甫,主动与李林甫交好,但最终挺之没去拜访李林甫。
D.李林甫想独揽大权,曾经用食三品料的马匹一鸣辄斥去为喻,明令各位谏官不准上书言事。而杜琎上书进谏,第二天就被贬。从此通过进谏争取权利的门路就断绝了。
【小题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2)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则日参省乎己。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酒 婆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跟手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这酒就叫做“炮打灯”。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赛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赛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赛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赛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扭——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嘛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是因为“炮打灯”就这么一点劲头儿,还是酒婆有超人的能耐说醉就醉说醒就醒?

酒的诀窍,还是在酒缸里。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对眼睛里的世界一片模糊,对肚子里的酒却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老板缺德,必得报应,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这家小酒馆,进门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有真货色。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大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账。真正的酒鬼,都是自得其乐,不搅和别人。

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了。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作者把酒婆醉酒后的形态写得如此动人,与前文“头发乱,脸色黯”的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喝酒能让人洒脱。
B.“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酒婆在街上绝了迹,镇上的人们不时念叨酒婆,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酒婆“不贪解馋”“不多事”,也“从来没赊过账”,可算得上真正的酒鬼。
D.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酒婆、酒馆老板、首善街的其他人等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E.本文的结尾颇耐人寻味,在老板的别扭中,我们慢慢探寻到作者对以作假为常态的社会的揭露与嘲讽。
【小题2】文中第3段画线的句子在描写人物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小题3】小说开头的场景有何特点?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末段“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诵读全文,说说此句的作用,再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5.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语文活动中,一些同学认为青年应当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梦想,一些同学提出要选择平凡,也有一些同学提出“想大事情,做小事情”……对此你是怎样思考的?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鲜明,注意书写,不少于800字。

6.语言表达(共1题)

10.
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6分)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