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7题)
2.单选题- (共19题)
12.
读 “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工业化的主要表现是:
【小题2】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小题1】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工业化的主要表现是:
A.工业人口增加 |
B.工业地域扩大 |
C.工业产值增加 |
D.工业产值比重减少 |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 |
C.城市面积保持不变 |
D.城市数量增加 |
13.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当地人民因地制宣挖土为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植桑,形成特色的“桑基”农业。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小题2】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这反映了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 B.气候高温少雨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有肥沃的红壤 |
A.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B.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C.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4.
读 “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初期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交通便利 ④水能丰富
【小题2】目前图示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小题3】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小题1】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初期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交通便利 ④水能丰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劳动力资源短缺 | B.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
C.土地资源减少 | D.森林资源锐减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5.
读图16“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小题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小题3】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煤炭资源丰富 | B.水能丰富 |
C.铁矿资源丰富 | D.廉价劳动力丰富 |
A.海洋运输 | B.管道运输 | C.铁路运输 | D.航空运输 |
A.地表形态 | B.资源分布 | C.城市规模 | D.市场需求 |
16.
正确体现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
A.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
B.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
C.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
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
18.
该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小题2】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小题3】该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小题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A.防风固沙 | B.调节气候 |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D.美化环境 |
20.
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没有差异 |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 |
C.划分区域是为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它们是孤立存在的 |
23.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农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地面下沉 ④环境污染
【小题2】造成该农业区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②植被稀少,土质疏松
③灌溉方式不合理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⑤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小题3】当地政府针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邀请东部地区的专家前来帮助解决,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

【小题1】图中农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地面下沉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②植被稀少,土质疏松
③灌溉方式不合理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⑤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⑤ | D.④⑤ |
A.公平性原则 | B.共同性原则 | C.持续性原则 | D.共同性和持续性原则 |
26.
读下图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期,该工业带经济
发展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③地价上涨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
【小题2】依托区内丰富的煤铁资源,该区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且形成了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恶化、传统产业衰落、工人失业严重。这两阶段分别处于区域发展的:①初期阶段 ②成长阶段 ③转型阶段 ④再生阶段 ( )

【小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期,该工业带经济
发展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③地价上涨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3题)
28.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大自然区的名称: B________,C_______。
⑵黄土高原属于______区(三大自然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⑶A与B、 C两个自然区的分界线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 。
⑷三大自然区中,荒漠化最严重的是______自然区(填代号);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优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大自然区是 ______(填代号)。
⑸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差异。

⑴写出下列大自然区的名称: B________,C_______。
⑵黄土高原属于______区(三大自然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⑶A与B、 C两个自然区的分界线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 。
⑷三大自然区中,荒漠化最严重的是______自然区(填代号);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优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大自然区是 ______(填代号)。
⑸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差异。

29.
读 “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区位于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是( )
(2)图中a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工程,其首要目标是 。
(3)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上游重点开发丰富
的 资源;中游地区重点整治 ;下游重点整治环境污染,其主要措施有① ,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4)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分别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及以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上、中游经济区与下游经济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1)写出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区位于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是( )
A.① | B.② | C. ③ | D.④ |
(3)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上游重点开发丰富
的 资源;中游地区重点整治 ;下游重点整治环境污染,其主要措施有① ,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4)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分别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及以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上、中游经济区与下游经济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7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