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区域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期,该工业带经济
发展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③地价上涨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依托区内丰富的煤铁资源,该区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且形成了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恶化、传统产业衰落、工人失业严重。这两阶段分别处于区域发展的:①初期阶段 ②成长阶段 ③转型阶段 ④再生阶段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1 08:3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东北地区是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图甲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简述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图乙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
工业。
(4)试简述图乙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同类题2
读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图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图,结合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能源消费构成的目标变化会对山西煤炭生产带来哪些影响?(提示:从不利和有利两方面来回答)。
(3)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来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
同类题3
鲁尔区是世界上以煤炭为基础起来的著名工业区;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资源优势到现在仍然没有促成发展为经济大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比较缺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土地资源
D.煤炭资源
【小题2】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同类题4
下图为“某两个区域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两区域的共同特征有( )
A.煤铁资源丰富
B.城市化水平高
C.重化工业基地
D.水陆交通便利
【小题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C.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同类题5
在德国工业化期间,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了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下图为鲁尔区及周边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鲁尔区工业化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水运条件便利
B.煤炭资源丰富
C.市场广阔
D.铁矿资源丰富
【小题2】治理后的鲁尔区( )
A.原料和能源地位上升
B.工业生产成本降低
C.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
D.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小题3】鲁尔区治理后,莱茵河( )
A.水运地位下降
B.泥沙含量增加
C.流速逐渐降低
D.水生生物减少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