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船舷(xián)彤云(tónɡ)怂恿(sǒnɡ)叨陪鲤对(dāo) |
B.央浼(měi)吞噬(shì)潦水(lǎo)毗邻而居(pí) |
C.髭须(zī)粽子(zhònɡ)撮合(cuō)陈抟老祖(zhuàn) |
D.茶峒(tónɡ)远岫(yóu)睇眄(miǎn)莞尔一笑(wǎn) |
2.
下面8个句子顺序混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④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⑤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⑥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⑦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⑧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①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④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⑤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⑥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⑦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⑧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
3.
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初一,“朔”指月末最后一天。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其名与字间具有相成关系,如果王勃要自称,当称“子安”。《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句子,其中“牛”、“斗”指二十八宿的牛宿和斗宿。 |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编撰者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很符合礼仪。在古代的礼节中,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而室内座位方面又以坐西向东为尊。“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
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 |
B.请息交以绝游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D.门虽设而常关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2.句子默写- (共1题)
5.
名句填空:(8分每空1分)
(1)悟以往之不谏, 。
(2) ,感吾生之行休。
(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1)悟以往之不谏, 。
(2) ,感吾生之行休。
(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典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7、(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答: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典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7、(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答: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