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定时练习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86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2题)

1.
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原创)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解(pōu)临(wèi)笑(yè)巧(xiān)
B.贬(bāo)字(tiè)桃(pán)禄(gān)
C.蹊(qiāo)苍(jìn)冕(guān)枕(luò)
D.电饼(dāng)天(qiàn)首(qiáo)痒(sāo)
2.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芸斋先生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
B.请以《落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字。
C.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脱贫致富,但对于怎样才能脱贫致富?他们很茫然。
D.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2.句子默写(共1题)

3.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10分)
(1)___________    ___,开窗放入大江来。
(2)___________    ___,收取关山五十州。
(3)万里横戈探虎穴,___________    ___。
(4)岂如玉匣里,___________    ___。
(5)桑之未落,___________    ___。
(6)___________    ___,兰泽多芳草。
(7)___________    ___,悠悠我心。
(8)___________    ___,心念旧恩。
(9)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    ___。
(10)___________    ___,依依墟里烟。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答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一)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为其故迹,岂然邪真实
B.方羲之之不可以仕强大
C.盖亦以精力自者达到
D.王君之心推究、考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池洼而方以长有地隐而高
B.而以及乎其迹邪人之力而敝之
C.羲之之书晚善项伯夜驰之沛公君
D.曰王羲之墨池者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部与王羲之相关的一项是( )
①尝慕张芝,临池学书   ②而尝极东方,出沧海
③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⑤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⑥推王君之心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⑤
【小题4】与文中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仰慕张芝的书法,临池学书法,因长年在池中洗笔,池水为墨所染而黑,可见王羲之学习之刻苦。
B.王羲之因仕途坎坷,故寄情山水书法。
C.后世学书法的成就不及王羲之,往往是学习上不及王羲之勤奋。
D.王盛题字,曾巩作记都是为了勉励求学的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海边的白蝴蝶
林清玄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而惊叹,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了。我看到他们拿出照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失,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无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
正在思索的时候,摄影家惊呼起来:“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边叫着,一边立刻跳起来,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滩上追逐,这也使我感到讶异,海边哪来的蝴蝶呢?既没有植物,也没有花,风势又如此狂乱。但那些白蝴蝶上下翻转的飞舞,确实是非常美的,怪不得摄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一张白蝴蝶在海浪上飞的照片,就不枉此行了。
我看到摄影家站在白蝴蝶边凝视,并未举起相机,他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画面仿佛是默片里,无声、慢动作的剪影。
接着,摄影家用慢动作走回来了,海边的白蝴蝶还在他的后面飞。
“拍到了没?”我问他。
他颓然地张开右手,是他刚刚抓到的蝴蝶。我们三人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他抓到的不是白蝴蝶,而是白色的纸片。纸片原是沙滩上的垃圾,被海风吹舞,远远看,就像一群白蝴蝶在海面飞。
真相往往是这样无情的。
我对摄影家说:“你如果不跑过去看,到现在我们都还以为是白蝴蝶呢!”
确实,在视觉上,垃圾纸片与白蝴蝶是一模一样,无法分别的,我们的美的感应,与其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象,当我们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飞”和“垃圾纸片在海上飞”,不论画面或视觉是等同的,差异的是我们的想象。
这更使我想到感官的感受原是非实的,我们许多时候是受着感官的蒙骗。
其实在生活里,把纸片看成白蝴蝶也是常有的事呀!
好朋友原来都是白蝴蝶,在断交反目时,才看清是纸片。
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情、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房远望着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还坐在北海的海岸吹海风,看到白色的蝴蝶——喔,不!白色的纸片——随风飞舞,现在,这些好像真实经历过的,都随风成为幻影。或者,会在某一个梦里飞来,或者,在某一个海边,在某一世,也会有蝴蝶的感觉。
唉唉!一只真的白蝴蝶,现在就在我种的一盆紫茉莉上吸花蜜哩!你信不信?
你信!恭喜你,你是有美感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看见白蝴蝶飞进飞出。
你不信?也恭喜你,你是重实际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快步疾行,去找到纸片与蝴蝶的真相。(有删节)
【小题1】作者将标题取为“海边的白蝴蝶”有何妙处?(6分)
【小题2】如何理解文中“感官的感受原是非实的,我们很多时候是受着感官的蒙骗”这句话?(4分)
【小题3】本文意蕴深刻,请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6分)
【小题4】文末设问,你选择“信”还是“不信”?结合原文及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理由。(6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