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86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选出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逦(yí)央(miǎn)发(jī)数然(shuò)
B.连(lèi) 祷(qǐ)讥(qiào) 榆枋(qiāng)
C.丰(rěn)西(chóu)载(zǎi)乎待哉(wū)
D.夭(è) 样(mú)首(qǐ)而不舍(qiè)
2.

冬冬今年4岁,爷爷75岁,3年后爷爷比冬冬大多少岁?

3.
依次赶往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精炼、含蓄、微妙,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至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其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___________。古诗词所构建的美学理念,____________,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______________。诗词,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
①也随之深入人心
②都是绝无仅有的
③真如群星璀璨,森罗万象,美不胜收
④《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代诗词
⑤成为其支柱、灵魂
A.⑤②③①④
B.⑤③②④①
C.④①⑤③②
D.④③②①⑤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章回体小说,成书于明末清初,该书是由施耐庵整理编著的。
B.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是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C.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道理的。
D.陶渊明,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习题。(11分)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题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分)
【小题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句诗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①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迁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选自《宋书·陶潜传》,有删改)注:①栗里,地方名。
【小题1】对下列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属文属:写作
B.于半道栗里之间之要:通“邀”
C.义熙末,著作佐郎,不就征:征召
D.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也致:到达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辄抚弄寄其意
B.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
C.先是颜延之刘柳后军功曹君既府吏,守节情不移
D.渊明不解音律,蓄无弦琴一张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小题4】(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小题
病   人
(一)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二)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三)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四)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五)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六)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话,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七)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科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八)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
(九)“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十)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小题1】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第(二)段中,"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的推测并非闲笔,作者借此表现了她典雅的气质。
B.开篇“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等环境描写,主要起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小说巧妙地把情节场景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电梯里,窥斑见豹,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表现了“她”带病坚持为大家服务的崇高品质。
D.“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与“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前后呼应,意在突出“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落。
E.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小题2】 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概括“她”的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中典型的细节描写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 小说中写到“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作者安插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4分)
【小题4】小说题为“病人”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5.语言表达(共1题)

9.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4分)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