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83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guàn)洗  (zhàn)道 (cùn) 度 (píng)息
B.(chuò)躇  搭讪(shàn) 编(zuàn) (yán)然
C.朱(tà)    (páo)烙  (sǔn)头 吞(shì)
D.救(dú)   (bèi)懒   两(yǎn) 缩(cù)
2.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3.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5.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6.

麦哲伦环球一周所走的路线经过了六大板块中的几大板块(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加:更
B.积水成渊  成渊:汇成江海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宏大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螯 
B.吾尝终日而思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或百步而后止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5分)

3.名著阅读(共3题)

8.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
B.宝玉与秦钟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十分亲密。后来他们与家塾中香怜、玉爱二人相知,惹得同窗金荣等人十分嫉恨。一次,趁贾代儒不在,金荣便与秦钟、香怜等争斗起来。后来在李贵等几个大仆人的喝令调停下,金荣被迫向宝玉作了揖;宝玉仍不依,最后金荣只得向宝玉磕头赔罪才算了事。
C.荣府贾政生了一个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贾宝玉两周岁时,贾政想试一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说他“将来酒色之徒耳”,但贾母还是把他当命根一样看待。
D.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了。后来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里的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为柳梦梅(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比黛玉为杜丽娘(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E、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宝玉随贾政和众清客同行,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深
得众人人赞许。结束后,小厮们因宝玉心情好,便将他身上佩带的饰物都抢了去。黛玉以为自己送他的荷包也没有了,便赌气把正在做的香袋剪碎。宝玉急忙把戴在里面的荷包取出,黛玉才后悔自己的莽撞。
9.
阅读下面文字,简述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红楼梦》第十五回)
10.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简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过程。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刘姥姥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红楼梦》第六回)

4.语言表达(共1题)

11.
根据具体情景,按照要求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
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5.命题作文(共1题)

12.
写作
以“坚守道德底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3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