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简述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红楼梦》第十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1-04-18 01:4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雨巷》,回答下面小题。
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小题1】诗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是什么?
【小题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小题3】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4】本诗押韵有什么规律?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2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不!我们两个都变了!”觉慧愤愤地说,“你有了你的爱情,我什么都失掉了。我们两个还可以分担什么呢?”他并不是故意说这样的话来伤害觉民的心,他不过随便发泄他的怒气。他觉得在他跟哥哥的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家》)
“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
(2)请简述爱斯梅拉达爱上弗比斯的起因和经过。(《巴黎圣母院》)
选第( )题
答:
同类题3
下列关于这四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预言《的第一节中,诗人调动读者的听觉感官,渲染了“年轻的神”即将来临时的神秘氛围,“年轻的神”的足音如同夜的叹息,歌声似银铃,这些听觉的感受,既神秘美好又飘渺。
B.《窗》中“你的窗”象征诗人追求的爱情对象的内心世界,而“我的窗”则象征诗人自己的情感世界。
C.“你的名字”是《你的名字》这首诗的抒情中心,它是诗人思念的爱人的化身。
D.《神女峰》中写道,“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这是诗人对巫山神女发出的深情询问,人不可能心如死灰、心如顽石,诗人赋与神女,以常人脆弱而真实的情感。“眺望远天的杳鹤” 是神女对遥不可及的爱情的固守,这种固守可以理解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指神女应痴迷于遥不可及的爱情而忽略了享受生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的节选部分,完成后面题目。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节选部分为《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小题1】节选部分的这两节诗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简要说明其异同。(5分)
【小题2】这两节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同类题5
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现代诗歌
中国诗歌
外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