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83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yè)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gǎn)。
B.我的故乡没有繁华(sū)骨的都会,没有静(mì)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C.门对长桥,窗临远(bù),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jǐ)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
D.火烧云持久地停驻在西天。太阳已经落下去很久了,还将最后的一(mǒ)光辉像(sào)帚一样扫向就近的云彩。直到最后,在落日又贪婪的映照了一阵后,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
2.

观察地球仪,回答下题。

3.

观察地球仪,回答下题。

4.
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而今安在哉?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
以“溪云初起日沉阁”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组成最工整的对仗的一句是(    )
A.一上高城万里愁B.故国东来渭水流
C.蝉鸣黄叶汉宫秋D.山雨欲来风满楼
6.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完成下题。

7.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完成下题。

8.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想北平》一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突出北平动中有静、布置匀调、贴近自然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无限喜爱眷恋之情。
B.《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来结尾。
C.《想北平》这篇文章,既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感情之深,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把北平本地的水果“西山的沙果、海棠”和来自美国的“包着纸的橘子”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外来水果的不屑。
D.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先进论断,在当时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
9.

读纬线和纬度图回答下题。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题目。(共8分)
游沙湖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是日剧饮而归。 
注解: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词(6分)
①因往相(   )田  ②书(  )不数字    ③辄(  )深了人意。
④余戏(  )之曰    ⑤谁道人生无再少(   )?⑥是日剧饮(  )而归。 
【小题2】在以上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