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82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吓(dòng)眼(liǎn)怨(mán)爱分明(zēng)
B.别(zhēn)酬(yìng)叨(láo)因废食(yē)
C.临(lì)木(nè)缪(pī)敛声息(bǐng)
D.中(shū)品(yàn)游(yì)妍毕露(chī)
2.

I don't think it's _______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3.

School students _____ smoke because it is bad for their health and it is against the law.

4.

School students _____ smoke because it is bad for their health and it is against the law.

5.

单词拼写。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
满江红清凉山晚眺
[清]汪钧
如此长江,叹滚滚、几曾休歇。猛记我,孤舟千里,晚行时节。帆影半连云影暗,雁声刚过潮声接。竟归来,安坐看风波,真奇绝。
疏林外,飞枯叶。荒草里,埋残碣。问六朝楼阁,都归澌灭。天子惜多才子气,美人同受女人劫。算犹余、何物到而今,山头月。
【小题1】从写景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3分)
【小题2】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作分析。(4分)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小题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小题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照章理发
[德]拉里夫·维内尔
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
“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
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
“请给我一张火车票。”
“您上哪儿?”
“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
“别装疯卖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
“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心平气静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您指的哪一站?”
“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
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女售票员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
“我想理个发。”
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
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
“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
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理发师要什么?”
“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吧,卖您一张去莱布尼茨的票。您付1欧元吧。”
我攥着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脸。”
理发师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您不打算乘车上路?”他问。
“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这还不够吗?”
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和蔼地说:“ 。”
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劳驾!”我大喊起来,“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乘客!”
“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
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姑娘,”我对女售票员说,“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
“不能退。”她遗憾地把两只手一摊。
“为什么?”
“如果您是为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没有乘车,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
“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
“请等一下。”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拿起桌上的电话。“好了,”打完电话,他说,“您现在可以刮脸了。”
“总算可以了!”我高兴地喊出了声。
“不过不是在这儿,”理发师说,“而是在莱布尼茨车站。”
【小题1】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深夜”,有什么用意?(3分)
【小题2】概括写出小说中车站工作人员所遵守的“章”。(3分)
【小题3】根据情节,补写文中画线处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小题4】小说的结局有什么特点?请作赏析。(5分)
【小题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5.语言表达(共2题)

9.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香烟与蜡烛的对话。(4分)
每当看到赞美蜡烛的文字,香烟就有些不服气:“ ,听到的多是警告和恫吓的语句!”
蜡烛的火苗轻轻地跳了起来:“老兄,你只说对了一半。你毁灭自己, !”
10.
对下面这则通缉令,人们议论不一,请你对此发表看法。要求表达准确、态度鲜明。(60字左右)(5分)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获赠夏季冰饮、编号制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