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A.百舸(kě)句读(dòu)灰烬(jìn) 跬步(kuǐ) |
B.经传(zhuàn)跨跃(yuè)狭隘(yì) 慰藉(jiè) |
C.挣脱(zhèng)摇曳(yè)惆怅(chóu)浪遏飞舟(è) |
D.给予(jǐ) 祈祷(qí)峥嵘(zhēng)面面相觑(xū)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
D.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 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ere are many ways you can show respect to others. In some cases, what you should do is listen patient when someone is speaking, even if you have anything important to say. Some other ways you can show respec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ones. Take a care of borrowed things. When you borrow something but take good care of it, the person you borrowed it will surely appreciate it. Be polite, follow the rules, and practicing good manner. Clean up the mess you have made. If you don't clean up by yourself when you make a mess, someone else will have to. This can make people frustrating.
A.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元宵) |
B.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龙舟锦标,遗风犹自说三闾(端午) |
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三三令节,秋深还添延寿春(重阳) |
D.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清明) |
2016年12月7日晚,从事故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钟,救护车鸣笛却鲜有车辆让道,急救中心的王雨竹医生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事后,王医生发出“礼让救护车,为生命让道”的呼吁,引起社会共鸣。“礼让救护车,为生命让道”体现了( )
2016年12月7日晚,从事故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钟,救护车鸣笛却鲜有车辆让道,急救中心的王雨竹医生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事后,王医生发出“礼让救护车,为生命让道”的呼吁,引起社会共鸣。“礼让救护车,为生命让道”体现了( )
A.作者食指在特定的“文革”时代,目睹了形形色色的人事,他自己不解、迷茫、失望,不断地在痛苦中反思。 |
B.“相信未来”,就是诗人在反思之后心中确立的信念,表现了诗人的执著与坚定。 |
C.本诗表现了诗人的思想变化过程,前两节意象灰暗,暗示诗人看不到希望。后面意象开阔,表明诗人经过思想斗争找到了答案。 |
D.“用孩子的笔体”写出了诗人意念的纯真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
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广州市政府实施的下列措施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
①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②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③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④在琶洲馆举办新一年的春季交易会
2.诗歌鉴赏- (共1题)
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像是染过一样。 |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啬。 |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中:合于。 | B.虽有槁暴暴:晒干。 |
C.假舆马者假:借助。 | 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 |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吾尝终日而思矣 | B.登高而招 |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D.蟹六跪而二螯 |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4) 用心躁也。
A.兴盛不能够藏身毛躁 |
B.兴起没有用来……的办法托付毛躁 |
C.兴盛无法托付浮躁 |
D.兴起没有用来……的办法藏身浮躁 |
A.《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
B.《劝学》的“劝”是“勉励”的意思。 |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遥远的炊烟
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只有在停下匆匆步履的时候,只有在心灵归于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才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就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人有不尽的遐想。
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高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都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坐下,点了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朝着通往村里的小路。在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的炊烟里走来了。汉子们的疲劳顿时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
炊烟就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在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重创,那随风漂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从野外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
我突然想起“人烟”这个词。人烟,就一定是人间烟火,也就是指炊烟了。在千里荒漠中的孤独旅行的人,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航行的人,突然看到地平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看到了人间的信号。所有漫漫孤旅的寂寞和苍凉,所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恐惧,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中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起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记不清我从什么时候起看不到炊烟了,炊烟成了一种记忆了。这记忆仿佛是一种情结,越是遥远,越让人刻骨铭心。
【小题1】结合文意,理解“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的含意。(4分)
【小题2】结合第四、五、六段,请分点简要概括“炊烟”的内涵。(4分)
【小题3】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小题4】作者把乡村的炊烟描写得形象可感,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1段画线句子加以赏析。(6分)
5.语言表达- (共2题)
人生真是太渺小,和时间相比,和夜色相比,和海洋相比……哪怕是 ,也比人更长久。它永不疲倦地涌动着,没有死,也没有生。或者说它们无时无刻不在 ,也无时无刻不在诞生当中。你不能说一朵浪花死了,就像你不能说一朵浪花 。
①一颗露珠 ②一朵浪花 ③死亡之中
④新生之中 ⑤是在何处死亡 ⑥是在何处诞生
A.①③⑤ | B.②③⑥ | C.②④⑤ | D.①④⑥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