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词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粳米(jīng)剿袭(jiǎo)股肱之臣糜不有初鲜克有终 |
B.踯躅(zhú)鬓角(jué)踌躇满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C.迤逦(yǐlǐ)戏谑(xuè)游刃有余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D.震憾(hàn)联袂(mèi)呱呱而泣文质斌斌然后君子 |
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ρ=4sinθ,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 {#mathml#}{#/mathml#} (t为参数).
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ρ=4sinθ,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 {#mathml#}{#/mathml#} (t为参数).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3年8月16日,“中国好司机”——长沙公交司机姚庆龙“只为那千金一诺”,在征得全车乘客同意后,掉头接一名下错站的孩子。姚庆龙的行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首肯。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理论上是好的,但也违反了规则。面对这种质疑,有网民说:“规则的基础是以人为本,为了规则而规则,可能违背了规则设立的初衷。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拘泥,僵化盲从,而是 。也有网民引用丘吉尔的一句话“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来阐述观点:“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负责任的人。”
①使老百姓更方便 ②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使人与人关系更融洽
④使社会更和谐。 ⑤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则
2013年8月16日,“中国好司机”——长沙公交司机姚庆龙“只为那千金一诺”,在征得全车乘客同意后,掉头接一名下错站的孩子。姚庆龙的行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首肯。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理论上是好的,但也违反了规则。面对这种质疑,有网民说:“规则的基础是以人为本,为了规则而规则,可能违背了规则设立的初衷。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拘泥,僵化盲从,而是 。也有网民引用丘吉尔的一句话“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来阐述观点:“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负责任的人。”
①使老百姓更方便 ②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使人与人关系更融洽
④使社会更和谐。 ⑤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则
A.⑤④①③② | B.⑤①③②④ | C.③④①②⑤ | D.③①④⑤② |
6.某学生通过计算发现:21﹣1=12能被12整除,32﹣1=2×22能被22整除,43﹣1=7×32能被32整除,由此猜想当n∈N*时,(n+1)n﹣1能够被n2整除.该学生的推理是( )
7.某学生通过计算发现:21﹣1=12能被12整除,32﹣1=2×22能被22整除,43﹣1=7×32能被32整除,由此猜想当n∈N*时,(n+1)n﹣1能够被n2整除.该学生的推理是(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①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②。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③圮族④。”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⑤。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⑥,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⑦。”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①吁俞:吁,感叹声;俞,犹言“然”,表示应允。 ②祥刑:慎刑。 ③方命:即弃命。 ④圮族:毁族。 ⑤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⑥祉:犹喜也。 ⑦沮:止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乐其始而勉其终
(2)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4分)
(3)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3分)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①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②。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③圮族④。”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⑤。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⑥,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⑦。”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①吁俞:吁,感叹声;俞,犹言“然”,表示应允。 ②祥刑:慎刑。 ③方命:即弃命。 ④圮族:毁族。 ⑤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⑥祉:犹喜也。 ⑦沮:止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矜:同情 |
B.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休:喜悦 |
C.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士:读书人 |
D.君子如祉,乱庶遄已。遄:迅速 |
A.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B.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
C.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D.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罔不因势象形 |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A.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
B.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
C.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
D.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
A.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强求赞成或者否定,仅仅是要求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 |
B.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作者先以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开头,紧扣主旨,接着第二段作者又引用体现了先王赏罚之道的事例进行剖析,第三段又从罚不善和赏善两方面依次展开论证,深化主旨。 |
C.赏罚之道,要完全掌握它,并非易事。轻重的分量,也难以掂得很准。所以作者从经文中拈出一个“疑”字。解决疑难问题的原则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所谓“广恩”“慎刑”,都体现了“忠厚”之义。 |
D.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作者看来,统治者动辄施以刑罚,“慎刑”者不多见。所以文章提出的赏善惩恶皆本着忠厚的原则,表现了作者希望不要滥杀无辜的良好愿望。 |
(1)乐其始而勉其终
(2)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4分)
(3)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3分)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小题。
灵魂的声音(有删节)
韩少功
小说似乎在逐渐死亡。除了一些小说作者和小说批评者肩负着阅读小说的职业性义务之外,小说杂志是越来越少有人去光顾了——虽然小说家们的知名度还是不小,虽然他们的名字以及家中失窃或新作获奖之类的消息更多地成为小报花边新闻。小说理论也不太有出息,甚至给自己命名的能力都已基本丧失,于是只好从政治和经济那里借来“改革小说”之类的名字,从摄影和建筑艺术那里借来“后现代主义”之类的名字,借了邻居的帽子出动招摇过市,以示自己也如邻家阔绰或显赫。
小说的苦恼是越来越受到新闻、电视以及通俗读物的压迫排挤。小说家们曾经虔诚捍卫和竭力唤醒的人民,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庸众,忘恩负义,人阔脸变。他们无情地抛弃了小说家,居然转过背去朝搔首弄姿的三四流歌星热烈鼓掌。但小说更大的苦恼是怎么写也多是重复,已很难再使我们惊讶。惊讶是小说的内动力。对人性惊讶的发现,曾推动小说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涨涌的浪峰。如果说“现实主义”小说曾以昭示人的尊严和道义而使我们惊讶,“现代主义”小说曾以剖露人的荒谬和孤绝而使我们惊讶,那么,这片叶子两面都被我们仔仔细细审视过后,我们还能指望发现什么?小说家们能不能说出比前辈经典作家们更聪明的一些话来?小说的真理是不是已经穷尽?
……
今天小说的难点是真情实感的问题,是小说能否重新获得灵魂的问题。
我们身处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一个不相信灵魂的时代。周围的情感正在沙化。博士生在小奸商面前点头哈腰争相献媚。女中学生登上歌台便如已经谈过上百次恋爱一样要死要活。白天造反的斗士晚上偷偷给官僚送礼。满嘴庄禅的高人盯着豪华别墅眼红。先锋派先锋地盘剥童工。自由派自由地争官。耻言理想,理想只是在上街民主表演或向海外华侨要钱时的面具。蔑视道德,道德的最后利用价值只是用来指责抛弃自己的情妇或情夫。什么都敢干,但又全都向往着不做事而多捞钱。到处可见浮躁不宁面容紧张的精神流氓。
……
这种价值真空的状态,当然只会生长出空洞无聊的文学。幸好还有技术主义的整容,虽未治本,但多少遮掩了它的衰亡。
当然,一个文化大国的灵魂之声是不那么容易消失的。胡人张承志离开了他的边地北京,奔赴他的圣都西海固,在贫困而坚强的同胞血亲们那里,在他的精神导师马志文们那里,他获得了惊讶的发现,勃发了真正的激情。他狂怒而粗野地反叛入伙,发誓要献身于一场精神圣战,用文字为哲合忍耶征讨历史和实现大预言。我们是他既需要又不需要的读者,这不要紧。我们可以注意到他最终还是离开了西海固而踏上了现代旅途,异族读者可以尊重但也可以不去热烈拥护他稍稍穆斯林化的孤傲,甚至可以提请他注意当代更为普遍更为持久和更为现实的屠杀——至少每天杀人数万乃至数十万的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来补充张承志的人性观察视域。但对小说来说,这些也不是最要紧的。超越人类自我认识的局限还有很多事可做,可以由其他的作品来做,其他的人来做。要紧的是张承志获得了他的激情,他发现的惊讶,已经有了赖以为文为人的高贵灵魂。他的赤子血性与全人类相通。一个小说家可以是张承志,也可以是曹雪芹或鲁迅,可以偏执一些也可以放达一些,可以后顾也可以前瞻,但小说家至少不是纸人。
史铁生当然与张承志有很多的不同。他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谕而多一些自语。他的精神圣战没有民族史的大背景,而是以个体的生命力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静和辉煌。史铁生的笔下是较少有丑恶相与残酷相的,显示出他出于通透的一种拒绝和一种对人世至宥至慈的宽厚,他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他发现了磨难正是幸运,虚幻便是实在,他从墙基、石阶、秋树、夕阳中发现了人的生命可以无限,万物其实与我一体。我以为一九九一年的小说即使只有他的一篇《我与地坛》,也完全可说是丰年。
张、史二位当然不是小说的全部,不是好小说的全部。他们的意义在于反抗精神叛卖的黑暗,并被黑暗衬托得更为灿烂。他们的光辉不是因为满身披挂,而是因为非常简单非常简单的心诚则灵,立地成佛,说出一些对这个世界诚实的体会。这些圣战者单兵作战,独特的精神空间不可能被跟踪被模仿并且形成所谓文学运动。他们无须靠人多势众来壮胆,无须靠评奖来升值,他们已经走向了世界并且在最尖端的话题上与古今优秀的人们展开了对话。他们常常无法被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认领,因为他们笔下的种种惊讶发现已道破天机,具有神谕的品质,与“主义”没什么关系。
这样的世界完全自足。
当新闻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并且日益发达之后,小说其实就只能干这样的事。小说不能创汇发财。小说只意味着一种精神自由,为现代人提供和保护着精神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如此而已。
【小题1】解释“死亡”在文中的意思。(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身处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一个不相信灵魂的时代”?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
【小题3】文中所举作家张承志、史铁生的事例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小题4】请结合本文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这句话的理解。(6分)
灵魂的声音(有删节)
韩少功
小说似乎在逐渐死亡。除了一些小说作者和小说批评者肩负着阅读小说的职业性义务之外,小说杂志是越来越少有人去光顾了——虽然小说家们的知名度还是不小,虽然他们的名字以及家中失窃或新作获奖之类的消息更多地成为小报花边新闻。小说理论也不太有出息,甚至给自己命名的能力都已基本丧失,于是只好从政治和经济那里借来“改革小说”之类的名字,从摄影和建筑艺术那里借来“后现代主义”之类的名字,借了邻居的帽子出动招摇过市,以示自己也如邻家阔绰或显赫。
小说的苦恼是越来越受到新闻、电视以及通俗读物的压迫排挤。小说家们曾经虔诚捍卫和竭力唤醒的人民,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庸众,忘恩负义,人阔脸变。他们无情地抛弃了小说家,居然转过背去朝搔首弄姿的三四流歌星热烈鼓掌。但小说更大的苦恼是怎么写也多是重复,已很难再使我们惊讶。惊讶是小说的内动力。对人性惊讶的发现,曾推动小说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涨涌的浪峰。如果说“现实主义”小说曾以昭示人的尊严和道义而使我们惊讶,“现代主义”小说曾以剖露人的荒谬和孤绝而使我们惊讶,那么,这片叶子两面都被我们仔仔细细审视过后,我们还能指望发现什么?小说家们能不能说出比前辈经典作家们更聪明的一些话来?小说的真理是不是已经穷尽?
……
今天小说的难点是真情实感的问题,是小说能否重新获得灵魂的问题。
我们身处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一个不相信灵魂的时代。周围的情感正在沙化。博士生在小奸商面前点头哈腰争相献媚。女中学生登上歌台便如已经谈过上百次恋爱一样要死要活。白天造反的斗士晚上偷偷给官僚送礼。满嘴庄禅的高人盯着豪华别墅眼红。先锋派先锋地盘剥童工。自由派自由地争官。耻言理想,理想只是在上街民主表演或向海外华侨要钱时的面具。蔑视道德,道德的最后利用价值只是用来指责抛弃自己的情妇或情夫。什么都敢干,但又全都向往着不做事而多捞钱。到处可见浮躁不宁面容紧张的精神流氓。
……
这种价值真空的状态,当然只会生长出空洞无聊的文学。幸好还有技术主义的整容,虽未治本,但多少遮掩了它的衰亡。
当然,一个文化大国的灵魂之声是不那么容易消失的。胡人张承志离开了他的边地北京,奔赴他的圣都西海固,在贫困而坚强的同胞血亲们那里,在他的精神导师马志文们那里,他获得了惊讶的发现,勃发了真正的激情。他狂怒而粗野地反叛入伙,发誓要献身于一场精神圣战,用文字为哲合忍耶征讨历史和实现大预言。我们是他既需要又不需要的读者,这不要紧。我们可以注意到他最终还是离开了西海固而踏上了现代旅途,异族读者可以尊重但也可以不去热烈拥护他稍稍穆斯林化的孤傲,甚至可以提请他注意当代更为普遍更为持久和更为现实的屠杀——至少每天杀人数万乃至数十万的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来补充张承志的人性观察视域。但对小说来说,这些也不是最要紧的。超越人类自我认识的局限还有很多事可做,可以由其他的作品来做,其他的人来做。要紧的是张承志获得了他的激情,他发现的惊讶,已经有了赖以为文为人的高贵灵魂。他的赤子血性与全人类相通。一个小说家可以是张承志,也可以是曹雪芹或鲁迅,可以偏执一些也可以放达一些,可以后顾也可以前瞻,但小说家至少不是纸人。
史铁生当然与张承志有很多的不同。他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谕而多一些自语。他的精神圣战没有民族史的大背景,而是以个体的生命力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静和辉煌。史铁生的笔下是较少有丑恶相与残酷相的,显示出他出于通透的一种拒绝和一种对人世至宥至慈的宽厚,他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他发现了磨难正是幸运,虚幻便是实在,他从墙基、石阶、秋树、夕阳中发现了人的生命可以无限,万物其实与我一体。我以为一九九一年的小说即使只有他的一篇《我与地坛》,也完全可说是丰年。
张、史二位当然不是小说的全部,不是好小说的全部。他们的意义在于反抗精神叛卖的黑暗,并被黑暗衬托得更为灿烂。他们的光辉不是因为满身披挂,而是因为非常简单非常简单的心诚则灵,立地成佛,说出一些对这个世界诚实的体会。这些圣战者单兵作战,独特的精神空间不可能被跟踪被模仿并且形成所谓文学运动。他们无须靠人多势众来壮胆,无须靠评奖来升值,他们已经走向了世界并且在最尖端的话题上与古今优秀的人们展开了对话。他们常常无法被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认领,因为他们笔下的种种惊讶发现已道破天机,具有神谕的品质,与“主义”没什么关系。
这样的世界完全自足。
当新闻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并且日益发达之后,小说其实就只能干这样的事。小说不能创汇发财。小说只意味着一种精神自由,为现代人提供和保护着精神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如此而已。
【小题1】解释“死亡”在文中的意思。(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身处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一个不相信灵魂的时代”?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
【小题3】文中所举作家张承志、史铁生的事例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小题4】请结合本文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能使人接近神”这句话的理解。(6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所谓乐土,即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栖居地。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有大量对于乐土的想象性的描述,这些描述反映了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梦想,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中国梦之一。
就形态而言,中国的乐土之梦深受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与思想意识制约与影响。人们在幻想世界中建构的仙境乐土,往往建立在现实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不同地区的实存地理会产生不同的乐土想象,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国乐土,即平原型乐土、山岳型乐土与洲岛型乐土。
平原型乐土,代表性的记载当数《山海经》中的都广之野、诸夭之野与巫臷之国,它们或置荒野,或处远海,都带有明显的平原景观特点。《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闲,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樭,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山岳型乐土可以中国神话中的昆仑山为代表。它居于宇宙中心,上面的壮丽的宫阙:“中有增城九重,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淮南子•地形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山海经•大荒西经》)长着各种奇花异木与不死之树,此间生活着各种珍禽异兽,神仙在此汇聚游戏。此一类型的乐土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它处于世界中心——昆仑不仅是地理世界的中心,更是宗教世界的中心,因此聚集了各种神仙与神兽;其次则是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形状的各种稀见动植物密布其中。
洲岛型乐土实际上又可区分为“洲岛平原型”和“洲岛山岳型”两种。《海内十洲记》所载的位于东海的祖洲、瀛洲、长洲、生洲,位于南海的炎洲、流洲,位于北海的玄洲,位于西海的聚窟洲均属于“洲岛平原型”乐土。其云:“瀛洲……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李白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蓬莱三山(或曰五山)是较为典型的“洲岛山岳型”乐土。《史记•封禅书》云蓬莱三山:“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对于生活在中东地区的诸多民族来说,他们对于乐土的想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沙漠型乐土,有关它们的详细描述可以基督教中的伊甸园和伊斯兰教中的天园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一个封闭的、充满生命之树的完美庭园,中有果树、花和温顺的水,喷泉位居中央。《圣经•旧约》里的伊甸园“长着各种树木,既悦目,果实又可充饥,食之可得永生”,《古兰经》中的天园里有水、乳、酒、蜜四条河流,“永居天园的人将下临诸河,任其饮用”,人们不觉炎热,也不觉寒冷,毫不辛苦,毫不疲倦,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选自《文史知识》2013第9期,有删改)
【小题1】文中所叙各类乐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地理位置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人民生活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小题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所谓乐土,即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栖居地。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有大量对于乐土的想象性的描述,这些描述反映了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梦想,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中国梦之一。
就形态而言,中国的乐土之梦深受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与思想意识制约与影响。人们在幻想世界中建构的仙境乐土,往往建立在现实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不同地区的实存地理会产生不同的乐土想象,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国乐土,即平原型乐土、山岳型乐土与洲岛型乐土。
平原型乐土,代表性的记载当数《山海经》中的都广之野、诸夭之野与巫臷之国,它们或置荒野,或处远海,都带有明显的平原景观特点。《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闲,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樭,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山岳型乐土可以中国神话中的昆仑山为代表。它居于宇宙中心,上面的壮丽的宫阙:“中有增城九重,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淮南子•地形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山海经•大荒西经》)长着各种奇花异木与不死之树,此间生活着各种珍禽异兽,神仙在此汇聚游戏。此一类型的乐土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它处于世界中心——昆仑不仅是地理世界的中心,更是宗教世界的中心,因此聚集了各种神仙与神兽;其次则是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形状的各种稀见动植物密布其中。
洲岛型乐土实际上又可区分为“洲岛平原型”和“洲岛山岳型”两种。《海内十洲记》所载的位于东海的祖洲、瀛洲、长洲、生洲,位于南海的炎洲、流洲,位于北海的玄洲,位于西海的聚窟洲均属于“洲岛平原型”乐土。其云:“瀛洲……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李白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蓬莱三山(或曰五山)是较为典型的“洲岛山岳型”乐土。《史记•封禅书》云蓬莱三山:“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对于生活在中东地区的诸多民族来说,他们对于乐土的想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沙漠型乐土,有关它们的详细描述可以基督教中的伊甸园和伊斯兰教中的天园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一个封闭的、充满生命之树的完美庭园,中有果树、花和温顺的水,喷泉位居中央。《圣经•旧约》里的伊甸园“长着各种树木,既悦目,果实又可充饥,食之可得永生”,《古兰经》中的天园里有水、乳、酒、蜜四条河流,“永居天园的人将下临诸河,任其饮用”,人们不觉炎热,也不觉寒冷,毫不辛苦,毫不疲倦,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选自《文史知识》2013第9期,有删改)
【小题1】文中所叙各类乐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地理位置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人民生活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小题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古老的中国梦 | B.乐土的类型 |
C.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D.乐土如梦 |
A.不同的乐土类型,共同的中国梦想。不管是平原型乐土、山岳型乐土、洲岛型乐土或是沙漠型乐土,其中包含着古代的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
B.根据原文的描述可以推断,“在海河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姑射山当属“洲岛山岳型”乐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当属“洲岛平原型”乐土。 |
C.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有大量对于乐土的想象性的描述,这些描述往往带有神圣性的特征,这说明所谓的乐土梦想都是脱离世俗的。 |
D.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即现实生活不足的反映,正是因为古代的人们生产力低下,生活艰苦,所以才产生了这么多的乐土神话。 |
4.名著阅读- (共1题)
1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曰:“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小题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义利观。(6分)
【小题2】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曰:“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曰:“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小题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义利观。(6分)
【小题2】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孔子的义利观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5.语言表达- (共1题)
1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一
2013年7月21日,女歌手吴虹飞为泄私愤,在微博上发言:“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建委……还有我想炸的人是完全无节操的所谓好人。我才不会那么傻告诉你他的名字,等他炸没了上了新闻你们就知道了。”尽管她在20分钟内即删除了这条微博,但随后还是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10日。
从张海迪入日本国籍,到雷锋生活奢侈,从“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到红十字会强制捐款……这些曾经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自2011年7月以来,秦志晖先后用“中国秦火火”、“中华秦火火”等12个“马甲”,在网上发布和转发谣言3000多次。2013年8月19日,“秦火火”、“立二拆四”(真名杨秀宇)已被北京警方抓获。
2013年8月9日,“网络反腐维权斗士”、“网络知名爆料人”周禄宝被苏州警方抓获。据警方介绍,周禄宝长期在互联网上自封为时事评论人、网络名人、专栏作家和网络维权斗士,微博粉丝量曾一度高达110万,成为“网络红人”。周禄宝把网络当作赚人气、谋私利的工具,通过有计划地编造谣言,进行网上攻击抹黑,以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自2012年以来,在互联网共发布攻击、诋毁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帖文1.5万余篇。
2013年8月19号,网络犯罪嫌疑人傅学胜因利用其“大V”身份,在网上编造“上海金山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马某某贪污受贿20多亿、拥有60多处房产、包养10余名情妇,并杀害企业家黄某”,“中标企业用非洲牛郎性贿赂中石化女处长”等消息,涉嫌造谣被上海警方控制。
二
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贾玥)10日下午,网络名人齐聚央视新址演播厅,对话畅谈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
大家一致认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达成共识,共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小题1】请分别概述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小题2】请针对上述两则新闻,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8分)
一
2013年7月21日,女歌手吴虹飞为泄私愤,在微博上发言:“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建委……还有我想炸的人是完全无节操的所谓好人。我才不会那么傻告诉你他的名字,等他炸没了上了新闻你们就知道了。”尽管她在20分钟内即删除了这条微博,但随后还是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10日。
从张海迪入日本国籍,到雷锋生活奢侈,从“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到红十字会强制捐款……这些曾经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自2011年7月以来,秦志晖先后用“中国秦火火”、“中华秦火火”等12个“马甲”,在网上发布和转发谣言3000多次。2013年8月19日,“秦火火”、“立二拆四”(真名杨秀宇)已被北京警方抓获。
2013年8月9日,“网络反腐维权斗士”、“网络知名爆料人”周禄宝被苏州警方抓获。据警方介绍,周禄宝长期在互联网上自封为时事评论人、网络名人、专栏作家和网络维权斗士,微博粉丝量曾一度高达110万,成为“网络红人”。周禄宝把网络当作赚人气、谋私利的工具,通过有计划地编造谣言,进行网上攻击抹黑,以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自2012年以来,在互联网共发布攻击、诋毁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帖文1.5万余篇。
2013年8月19号,网络犯罪嫌疑人傅学胜因利用其“大V”身份,在网上编造“上海金山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马某某贪污受贿20多亿、拥有60多处房产、包养10余名情妇,并杀害企业家黄某”,“中标企业用非洲牛郎性贿赂中石化女处长”等消息,涉嫌造谣被上海警方控制。
二
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贾玥)10日下午,网络名人齐聚央视新址演播厅,对话畅谈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
大家一致认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达成共识,共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小题1】请分别概述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小题2】请针对上述两则新闻,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8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