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5月月考语文卷(有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65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罪(qiān )听( dì )赋( bǐn )炙人口( kuài )
B.天( jiàn ) 凝( yē ) 料( qiào ) 歌台舞( xiè )
C.樯( lǔ )啸( yín ) 发( jī ) 求田问( shě )
D.心( mèi ) 远( cén )候( cì ) 繁文节( rù )
2.

右边漫画《睁眼瞎》告诉我们(    )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不做“看客” 

② 树立良好 的道德形象要有实际行动  

③亲近社会就在点滴之间  

④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3.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政,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两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4.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青春期我们的心理都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很快,我们对身体变化变得更加敏感

②进入青春期我们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

③由于身体发育的节拍不同,我们会产生一些与他人不同的生理现象

④进入青春期我们的心理素质普遍下降

5.
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   ②苌弘   ③燕惠王 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   ②庄周   ③燕惠王 ④窦娥
C.①杜宇   ②苌弘   ③邹衍 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   ②庄周   ③邹衍 ④窦娥
6.

阅读漫画《龟兔赛跑新传》。你认为漫画表达了什么道理?并作简要说明  

  

                                   龟兔赛跑新传

7.
下列各句对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乔出嫁了”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更能表现周瑜潇洒的风姿。
B.“人生如梦”是苏轼在遭受贬谪之时的自慰之词。“一尊还酹江月”是寄未酬之壮志于自然,是一种旷达的表现。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叹宋武帝的英雄业绩,他指挥的军队精锐善战,他的豪气充溢苍茫大地。只可惜,这些都已是怀想中的事。
8.

下列古训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蕴涵的道理相一致的有(  )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③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说明鲁侍萍很贤惠,从来未做越轨之事。
B.说明了周朴园希望鲁侍萍是个有地位的人。
C.表现了周朴园要维护自己的身份和虚荣心。
D.表现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尊重、怀念和赞美之情。

2.诗歌鉴赏(共2题)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小题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小题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1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小题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5分)
【小题2】“自在飞花轻似梦”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棻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5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小题1】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5分)
【小题2】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5分)   
【小题3】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5分)
【小题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 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 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 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 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