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23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行伍/道行处方/设身处地数落/数见不鲜
B.熨斗/熨帖湖泊/淡泊宁静脉搏/含情脉脉
C.募捐/描摹抨击/怦然心动悭吝/铿锵有力
D.干涸/禁锢阡陌/纤毫毕现毗连/蚍蜉撼树
2.“追求真相”越来越成为广大网友的普遍愿望,“上海钓鱼执法”、“南京徐宝宝”等事件都因网民的追问被“还原”了事实真相。这是因为
3.应用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语句,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金属单质Li、Na、K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C1
③硒(Se)是第VI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I)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枕上述梦 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

注解:①褠(gōu):直袖单衣。②床箦(zé):床席。
(1)请概述本诗首联中“渔舟”意象的意蕴。
(2)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诗颈联“急”、“开”两字的表达效果。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6分)
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近见作诗者全仗糟粕琐碎零星如剃僧发,如拆袜线,句句加注,是将诗当考据作矣。吾有所感,故续元遗山《论诗》,末一首云:“天涯有客号阾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小题2】《三百篇》指_________,李义山指__________。(2分)
【小题3】在袁枚看来,诗歌创作应该提倡________,反对_______和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作答)(2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从“花瓶”到“宠物”

宋志坚

傅国涌先生将知识分子分为“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并认为“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然而,在他列举的教师、医生、作家、科学研究者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中,哪些属于“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哪些属于“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恐怕不大说得清楚。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因为受到较好的教育,不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应该“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

民间曾有过一个流传很广且略带贬意的称谓,叫做“花瓶”。谁都知道,花瓶是用来插花的,摆在那边很好看,但花瓶没有自己的耳目,更没有自己的大脑,只能任人摆布。富有幽默感的黎民百姓称某些被明确赋予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责任的知识界人士为“花瓶”,其寓意是很明白的。

“宠物”与“花瓶”是有联系的。换言之,“宠物”由“花瓶”发展而来。“花瓶”之为“花瓶”,至少有一条是为“宠物”所继承了的,就是对于那些有权有势一言九鼎的人,不会碍手碍脚,倒是赏心悦目,所以能在那种场合摆下去。“宠物”与“花瓶”又大为不同,最主要的一条,是“宠物”富有主观能动性,这恰恰是“花瓶”所没有的——“宠物”能向主人摇尾巴,能朝着主人“汪汪”(或“咪咪”)地叫,会扑在主人的怀里撒娇,“花瓶”则不会。如此这般,“宠物”较之于“花瓶”,也就平添了诸多功利性,“宠物”所图的不仅是明哲保身,它们以获取权势人物的宠幸为最大的荣耀。邀宠唯恐不及,谈何谏诤与监督?“人类的道义责任”早被抛至九天云外去了。

包括被称为“高级动物”的人在内,任何动物,首先都有物质的需要,首先都“属于蔬菜、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这是无可厚非的。“宠物”之不同,在于它们不是以自力而是以“邀宠”来满足这种物质的需要。它们的吃穿住行以及游乐、医疗等等,也就为别的动物望尘莫及。“以做‘宠物’为荣,处处炫耀、显摆自己的‘宠物’身份”的某些知识分子,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他们“炫耀”和“显摆”的却不只是房子、车子等“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那与“谏诤与监督”无关的级别与头衔上。

在普遍以政治文明与政治民主作为理想与追求的21世纪,如果“花瓶”进位为“宠物”,便不是什么好兆头。

(《杂文选刊》2010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辨析傅国涌的观点引入自己的看法,表明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
B.作者借“花瓶”喻指被明确赋予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责任的知识界人士,形象生动。
C.对于人们的物质需求,作者认为“无可厚非”,但指出应该通过“自力”的方式来满足。
D.虽然对于“花瓶”和“宠物”都持批判的态度,但作者对于“宠物”的否定更为强烈。
【小题2】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对于傅国涌的观点持何种态度?作者的观点又是怎样的?
【小题3】文中“宠物”与“花瓶”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谈谈你的理解。

5.语言表达(共1题)

7.
为了送别地震中夭折的孩子,有人创作了《妈妈,那些花朵就是我》这首诗歌,请用整齐的句式点评这首诗歌,不少于30个字。

妈妈 /我走了 /请记得想我 /想我的时候 /看看大地上的花 /那些花朵就是我

妈妈 /我走了 /我会想你的 /想你的时候化作云朵 /你抬头看 /那就是我

我们彼此想念 /那一刻 /天空下起蒙蒙细雨 /雨滴滑过你的脸庞 /就像我在亲吻你

我们并未分开 /我不在的时候/ 世间一切都是我/ 那些孩子就是我

6.命题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对象。在当今这样一个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时代,我们应该意识到,美不仅存在于精彩夺目的秀丽风景中,更存在于许许多多平凡的角落。对我们发现、认识美的本质来说,后者也许更有价值。
请以“平凡之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